大家常常在电视剧里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会给皇上递一个奏折,上头呢写着三个字儿叫乞骸骨,这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点解释,就是辞职信,也就是告老还乡的意思,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那么古代官员什么时候退休呢?这种退休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礼记当中做了规定了,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说白了就是七十岁退休。那咱现在男的正常退休应该是六十岁,这个规定是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那会儿能活到这个岁数啊,实属不易了。你就拿皇上举例子吧,有记载的黄帝活过七十岁的就有九个。活过八十岁的就有四个。就拿汉代举例,那个时候退休条件非常苛刻,岁数就是硬性要求,必须七十岁。
万幸的是,那时候不交养老保险,要不然呢,大伙儿死了,谁也闭不上眼,到时候那可真是含冤而死。对于官职也有要求,你得达到年薪两千担,但以上的这种官员级别。也就是说汉代的太守以上。相当于现在咱们直辖市市长,以上的官员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待遇呢?退休之后可以领取你任职期间的百分之三十的工资作为退休养老金。唐朝实行的叫做差别化的退休工资待遇。你比如说功臣呐、元勋呢,这肯定属于第一级别,经过皇帝特批的。有这种特殊待遇,你看现在咱们不也有嘛,对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那这个特批之后有什么待遇呢?享受百分之百的。任职俸禄作为退休金,那退休前后唯一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权了。五品官员以上,你退休了给你半份。就是说你任职期间的百分之五十的薪水。六品官员以下不好意思了,国家没给你准备这个退休金,但是会给你一定的土地作为补偿。宋朝时期就相当于把这个官员给养起来了,跟咱们现在这个退休制度啊差不多。
而且为了鼓励退休的这个官员退休,都会给你晋升一级,你还能够有继续参与朝政的权力。所以你看当时离这个汴京比较近的洛阳高官特别扎堆,豪宅林立富豪区,对吧?到了明清这两朝,可能大伙儿都醒过闷儿来了。哎呀,不行,哎,七十退休岁数太大了,太苛刻了,于是就出现了人性化的一面。将退休的年龄下降到六十岁了,跟咱现在一样。特别是清朝对于这个军官退休卡得特别严,这个咱也可以理解,对吧?敌军来了,你扎一针胰岛素,横着救心丸。小拐棍一杵上阵杀敌去了,因为时间紧,老花镜没带到战场上呢,敌我不分,敌军他也蒙啊,以为来错地儿了呢。我这是攻城啊,还是端养老院来了,那不行。考虑到中低级军官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啊,经历呀。所以为了避免在战场上吃亏,就规定了提前退休。你比如说参将五十岁退休。咱都知道这个明朝的开国皇帝,草根出身,所以对于这个官员呢都特别抠,正常情况下退休金是一分不给。
但是呢,如果经过调查鉴定,这个人退休之后,家里实在太穷了,还揭不开锅了,就勉强给你一个养老补贴。虽然说明朝的工资低,但是有一项特权就是免除所有的退休官员的赋税,还有徭役。其实在古代,官员能够熬到退休,都不容易,必须主动申请。而且是否能够真的退休了?谁说了算呢?皇上说了算,也就意味着大臣们一旦做官了,就失去了人身自由了。现在咱们年轻人辞职的时候。而往往这么说,我卖给你了吗,在古代的时候啊,你确实卖给皇上了。
你比如说宋朝特别授朝廷倚重。比如说向敏中,孙固,这些老臣都七十好几了,不允许你退休。这一边跟皇上开着会,那边呢护士把这个强心针准备好了,等着年迈死在任职期间呢,那多了去了。所以说古代官员的生活往往没有电视剧当中演的那么好。其实咱们哪比那些古代官员幸福多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