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
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
祭扫亲人踏个青
但看着同样放假的“熊孩子”
心情瞬间不太美好
仿佛已经预料到
他们带着
花样百出的“作妖”方式
朝我们走来了
也有一些孩子
闷声“干大事”——沉迷打游戏
结果
成为骗子们待宰的羔羊
瞬间粑粑麻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银行卡就被掏空
“崩溃,孩子玩游戏被骗了1.8万,都是孩子外公的养老钱”,3月1日,昆明市呈贡区的孙女士火急火燎地冲进派出所报案。
孙女士说,她的小孩程程今年13岁了,正在上初中,平时就爱在手机上“吃鸡”,2月18日的时候,程程在玩“和平精英”时,看到有人发领取礼品的信息,心动不已的他加了对方好友后,被拉进一个叫“和平精英礼包领取群”的QQ群。
为了获取这个大礼包,程程按对方的指导操作,用外公的支付宝扫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万万没想到,外公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余额18799.82元全部被转走!
程程慌了,为了要回这笔钱,他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将转帐记录删掉了!
这是什么让民警崩溃的操作!!!
做完这些钱还是没要回来,程程又掩耳盗铃地删除了对方的账号。
后来,外公取钱发现钱没有了才于3月1日来报警,这时,已经是12天以后了。
外公向警方提供了银行流水,被骗总金额18799.82元。
小长假期间
家长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防范于未然呢?
当然是多报几个补习班、兴趣爱好班……
NONONO
让反诈民警来支个招
了解网游诈骗常见骗局并告诉孩子
(推荐指数:四颗星)
在网络游戏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情况:
(1)低价销售或免费赠送游戏装备;
(2)游戏论坛上发帖提供代练;
(3)低价出售游戏账号。
骗子们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后,让他们通过虚假网页或支付平台、线下汇款等方式,盗骗游戏账号,以此实施金钱诈骗。因此,家长们需告诉孩子,遇到这类情况应及时和家人反映,避免受骗。
为孩子把好上网第一关
(推荐指数:四颗星)
在孩子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时,家长们要帮他们把好关,看游戏角色的设定、环节的设置,辨别他们喜欢的游戏是否传达了暴力、黄色等信息。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沉迷游戏的倾向,过度玩游戏是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目前,很多游戏内设置了实名认证、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严格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支付行为。
为手机支付软件设置密码
(推荐指数:五颗星)
现在,使用手机支付平台绑定银行卡越来越普遍,而且很多人设置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安全隐患。为保护账户安全,家长需对支付平台设置支付密码,绑定的银行卡内建议不要放置大金额钱款,谨防账户被盗。
最要紧的是,家长们要告诉孩子如果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不要隐瞒,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保存相关转账和聊天截图,并拨打110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