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问说——“灵活就业人员,还要每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咱们的养老金账户中,有两大部分,分别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养老金究竟是怎么计算和怎么发放的,有的人会认为,养老金的发放是先发放个人账户中的余额,然后再发放统筹账户,他们觉得,如果是这样,那么此前自己所缴纳的保险金很可能到最后有拿不回来的,那么好像也就没有必要参加社保的了。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以下详细分析。
1、养老金的发放并没有按照不同账户,先后发放的惯例
实际上,退休人员所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是从两个账户中可领取的金额的相加。也就是说,是同时支取的,并没有分先后。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养老金总额=统筹账户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
统筹账户的养老金=社会平均薪资*(1+缴费指数)/2*总的缴费年数*1%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总额/发放月数
其中,缴费指数指的是:缴费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而计发月数也有国家的相关规定,60岁(男性退休年龄)的是139个月,55岁(女干部退休年龄)的是170个月,50岁(女工人退休年龄)的是195个月。
2、我国人均寿命长,已缴纳的保险金总能全部取回
实际上那些认为没必要自己缴纳养老金的人,主要是认为,自己缴纳的所有钱,几乎不可能全部领回。但是,这阵想法依然是不准确的。根据一些相关统计,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人均寿命并不长,只在35岁左右。但是,一直到2015年,这个人均寿命的数据已经提升到了76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到了现在的2020年,可以说,人均寿命已经可以达到77岁的水准。
也就是说,如果只按照平均寿命来看,从60岁退休,一直到77岁,起码可以领取17年的退休金。然而实际上,每一个退休人员,在十年内基本上都能够把此前缴纳的所有保险费用息数领回,况且,养老金的发放并不是每年一致固定不变的,国家总会根据当下的社会经济水平进行养老金的调整,根据以往的发放情况,几乎每年都会上调100-300元的额度。如此一来,甚至不需要十年都可以领回已缴纳的保险金了,而往后的那些年,所领取的,就相当于“纯赚”的部分。按照这样的情况,其实不管是有工作单位的人,还是自由职业者,都很有必要购买养老保险。因为在你退休年老后,养老金的发放必然能为你的生活做补贴,给予你最基础的生活保障。
3、参加社保可以享受社会福利
其实社保有五个险种,除了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等。当你年纪大了,难免就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治,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参保人,在医疗费用上,你就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福利。而如果你没有参保,就必须自己付全款。
可以看出,尽管你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保,购买养老保险仍然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保障你退休后的生活,让你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