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学者调研“两头婚”:已存在多年,是对婚育、养老问题的回应
2020-12-23 22:01  浏览:26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媒体报道江浙一带所谓“两头婚”的婚姻模式,引发热议。所谓“两头婚”,一般是指男方不言娶,女方不说嫁,无彩礼、无嫁妆,各自户口不变更,生育两个子女各自继承一方姓氏的婚育模式。婚后两家都设婚房,夫妻俩依协商或生活习惯两边居住,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管两边的老人都叫爷爷奶奶。

关于“两头婚”,有网友认为是一种进步,“嫁出去的女儿再也不是泼出去的水了”;但也有人认为,“两头婚”看似解决了彩礼、冠姓等纷争,但其实更加固化了“男尊女卑”、“继承香火”的传统宗族观念,并且“两头婚”往往生育两个孩子,有可能给女性带来很大风险。女性会不会面临生育绑架?不跟家族姓的女孩子就不算自家“香火”吗?网友们意见不一。“两头婚”的社会意义又在哪里?“两头婚”和“两头姓”背后反映着哪些家庭观、婚育观的变化?

社会学学者赵春兰田野调查“两头婚”:需要“父辈的妥协”

水村是位于浙江北部、杭州西郊的一个行政村,距离阿里巴巴信息园仅5公里。也许“圈外人”觉得“两头婚”很新奇,但水村的年轻人却觉得这十分平常,甚至都没有想到会引发关注。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赵春兰对水村进行了历时两年的田野调查,发现“两头婚”在水村及水乡文化圈中占比70—80%,在年轻人中十分普遍。

赵春兰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可以视为“两头婚”的起点。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以后,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家庭的延续、财产的继替、养老和情感陪伴方面的问题,二孩政策的放开为他们灵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

两年间,赵春兰积累了十五、六万字关于水村的访谈记录,追访了许多不同的“两头婚”家庭。赵春兰说,不幸福的案例有很多,也有选择了“两头婚”后失败的,但现实情况是,“两头婚”被越来越多实践,大家对于这种婚姻的接受度也在不断变高,人们在借鉴失败案例和不断磨合中寻找平衡。那些幸福的“两头婚”家庭有一个共性,即“父辈的妥协”。子代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主张,父辈也需要更加开明,双方家庭的默契度随着协商与磨合提升,矛盾就会慢慢变小。

赵春兰认为,“两头婚”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产物。首先,它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方式,仍受到传宗接代等理念的影响,但它同时又非常现代,在这个模式下,女孩子也可以继承家庭,包含了性别平等的思想。

“两头婚”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觉得新奇,有人提出了质疑,对此,赵春兰认为,首先应该对个人表达尊重。大多数“两头婚”是本地两个家庭的结合,男方理解女方家庭接续的需求。对于女性来说,既可孝顺公婆,也可照顾父母;对于女性的父辈来讲,他们也会有更有保障的养老体验,“两头婚”的选择是由双方家庭、父辈、子辈共同做出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对中国整体生育率、结婚意愿、养老等问题的一个回应。

 “两头婚”者小波:在当地很正常,提前沟通很重要

小波新婚不久,是一位选择了“两头婚”的年轻人,如今生活在杭州。对于小波来说,“两头婚”是一种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国家的二孩政策密切相关。他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两头婚”解决了孩子的冠姓问题,教育经费也由两家共同承担,可以达到双方家庭之间的一种平衡,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会小很多。目前,小波对家人之间相处模式感到满意,但对于一方带一个孩子这种养育模式,他还是担心会出现亲疏差别的问题。

近几年,小波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选择了“两头婚”。不过,这种婚姻模式还是会受到距离的限制,一般两家在同一个地方的,文化上容易相互理解、距离上也便于同时照顾,“两头婚”实践起来会比较容易。

有网友质疑,“两头婚”可能会削弱小家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对于这个问题,小波认为,双方的沟通和大家的思想观念是关键。小波说,“两头婚”在当地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多元化,“两头婚”应该会被更广泛的接受,“两头婚”的重点也并不在“姓氏”上面,而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两家人的力量肯定比一家人大。“只要我的小孩以后过得好,作为家长我就开心,我觉得这比他是不是跟我姓更重要。”小波说。

心理咨询师穆楷:不必评价优劣,关键在于适合

心理咨询师穆楷认为,“两头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产物。他表示,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如何对待婚姻,与每个人的具体状态有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当人们不用在温饱线上挣扎,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活追求就会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两头婚”可以解决彩礼、嫁妆等纷争的原因。穆楷说,“两头婚”和传统婚姻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哪种婚姻形式对自己更好,不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对错,不是局中人,莫论是与非。婚姻形式一定是跟生活状态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

有网友指出,“两头婚”可能会导致小夫妻家庭不稳定,孩子对两边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都叫爷爷奶奶,有可能导致下一代对人际关系感到混乱,一方带一个孩子也有可能出现亲疏差别,面对这些问题,穆楷表示,这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这些担心其实是建立在原来的婚姻生活模式上的,那个模式基本还未超过马斯洛所说的“安全需要”这个阶段,一旦人们越过这个阶段,这些问题就会消失。

穆楷认为,应该直接站在现代的视角上去看,如今女孩也可以挣钱养家、也可以养老,儿子偏向和焦虑不存在了,家庭模式就一定会发生变化。“婚姻模式不存在孰优孰劣的比较关系,冠姓也好、称谓也罢,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现阶段的情况,选择一个整体平衡性更好的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在后代的教育方面,两个不同姓的兄弟姐妹可能确实会跟以往不同,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适应这种变化就好,如果孩子得到更多的爱,他也愿意爱别人,哪怕兄弟姐妹跟自己不同姓也可以关系很好;但若孩子很自私,就算一个姓可能也会打架,这个是教育的问题。”穆楷说。

监制:白中华

记者:王娴

编辑:曹博、王天天


发布人:726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