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少人就开始想着,自己能不能活到退休年龄或者说能够活到多少岁都说不定呢,觉得养老保险交了没有意义。但是确没有一个量化的数据来说明为什么没有意义,或者想要说服别人不要交养老保险了,也只能嘴上说说交了不划算,但是没有数据支撑自己的说法。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算一笔经济账,把这件事算清楚了,交养老保险到底有多么不划算。
其实现在企业里面交的社会保险普遍都是按最低基数交的,先不说社保里其他险种,就说养老保险,以上海为例,最低基数下,职工每个月要扣除394元工资来交养老保险。按照最低基数交的养老保险,最后退休就算40年工龄,可能退休工资也就是每月5000元,6000元已经很多了吧?但是如果突然有一天人死了,家人也只能取出个人账户(也就是个人交的部分)部分,而且利息也是按银行存款利率(按现在的利率也就是2%左右)算的。
那么如果选择从工作开始就每个月自己存钱,按每个月如果由企业交的时候自己承担的394元,自己再贴一点钱,每个月存个1000元,一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买长期的,基本上利率都在4%左右。假设22岁开始工作,每个月存1000元,一直存到65岁,一共有多少存款呢?我已经用公式给大家算出来了,已经考虑了复利滚动计息,见下图。
65岁最终的存款为137万,然后这个时候开始,每年从存款里拿出7.2万(每个月6000元),剩余的资金仍然购买4%年化收益的理财产品,假设自己能活到90岁吧,我们看看资金情况是怎么样的。
中间的计算过程折叠了,我们直接看到90岁的时候,账户里还有48万元的存款。
但是如果是交的职工社保,要知道按照现行国务院规定的养老金个人部分计发月数,65岁退休是只计发101个月(8年半)的。也就是79岁左右养老金个人部分就已经用完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死掉,家人一分钱也领不到了,因为已经发完了。
看着这些数据,我想也不用我多说了,哪种方式更好,应该已经有了量化数据来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