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飞
社保是国家为我们建立的最基本的保障,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我国社保体系每年都会得到完善,而且也会发布一些政策和新规,来改善退休工人的社保待遇。社保中养老和医疗是我们最关心的两个方面,养老金今年也不负众望,完成了16连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保的重要性,并很乐意在工作时缴社保纳社保。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工作,每个月只需缴纳一小部分钱,退休后,我们每个月就可以拿到一份不错的“工资”,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这项投资可以说是稳赚不赔,十分划算。现在很多地方,每个月单位加个人的社保缴纳也就几百元,就以500元为例,一年就是6000元,按最低15年门槛缴纳,就是90000元而已,当然,这只是个粗算,毕竟15年时间缴纳额度会有所变化。
再看退休后的领取金额,目前全国城市职工每月平均养老金超过了3000元,一年就是36000元。男性60周岁退休,2019年平均寿命为73.64岁,就按13年算,那就要领取46.8万元的养老金。不管怎么算,缴纳社保都是非常划算的,此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险,平均报销比例都在50%以上,可以为大家节省不少医疗费用,社保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众所周知,社保缴纳15年,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国家赋予的各类退休人员的福利。因此,现在有很多之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断交,缴纳时间不够的人,都在想办法补缴,就是为了能够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享受国家赋予的各类退休人员的福利,包括养老金。那是不是人人都需要缴纳社保才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一下4种情况即使交了也没用,养老金不会涨,还白白浪费钱。
1、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没有办理退休,且仍在缴纳的人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而且退休制度是有强制性的,也就是说到了退休年龄就需要办理退休。但有小部分人到了退休年龄,社保交满了15年却不办理退休,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继续缴纳社保,它也不会计算到你的退休福利中,这相当于白白损失了一笔资金。自己损失了一笔钱的同时,还少领了一笔养老金,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你是否办理了退休手续,效果也都是一样的,因为当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会自动被视为已退休人员,只是没有去办理退休手续而已。
2、跨地重复缴纳社保的人员
目前,除职工的社保外,还有一部分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由于城乡差距以及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许多人选择在大城市工作。随着农民工和转岗的发生,很多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反复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规定,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每人只能领取一份养老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要放弃其中一个。跨地重复缴纳了也不用太担心,退休的时候可以退还多缴的部分,只不过只能退还个人的部分。
这里面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城市购房条件是要求缴纳社保满一年或者三年,如果只是为了买房在另一个城市重复缴纳了社保,那也是白交了。
3、已经办理退休,再次被返聘的人员
某些行业,退休越早越好,比如特殊工种,包括井下、高空、高温、特重体力劳动等等人群,到了50多岁,身体基本都吃不消了,所以早一点退休就更好。但是,却有一些岗位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教师等等,这些是越老,经验越丰富。所以,一般在他们退休后,很多时候经常会被返聘。对于这些退休后身体还不错老人来说,还能再次回到岗位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返聘的人员都是已经办理过退休的,并且已经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了。在这个时候,回到工作岗位后继续再缴纳社保已经没有用了,同时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因此,此时的他们是不需要缴纳社保的。如果继续缴纳了社保,也只是白交,并不会增加现有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福利。
4、还没独立工作的人员
一般来说,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到了大三和大四,课程差不多完成了,学校经常会要求学生去实习。很多学生出去找工作单位实习,并且会签订一份实习协议,再交到学校。处于实习期的人员不属于公司正式员工,他们的档案仍然在学校或当地教育局,这个时候如果缴纳社保,是没有用的,同时,缴纳社保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如果想按月缴纳社保,必须等到毕业后拿着报到证到单位,单位正式收到后,你才能签劳动合同正式缴纳社保。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覆盖范围非常广,任何在单位上班的人员都应该积极参保,这都是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准备,当然,也是给自己省下医疗费用。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不重视社保,甚至是不愿意缴纳,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一定要尽早缴纳,这样后面就会轻松很多,不要拖到时间不够了才来后悔,那也没什么用了。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