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女小的时候,当父母的有责任把他们抚养教育成人;反之,父母老了后,做儿女的也有照顾赡养他们的义务,这不仅是我们优良的传统,也是法律的规定,每个人都不能违背。
一般来说,人老了后有两种归宿,一种是留在儿女的身边和他们一起生活,另一种是进入养老院,在那里颐养天年。
但说实话,现实中很多老人从心理上对养老院比较排斥,尤其是那些有儿女的老人,哪怕有一丝留在儿女身边的希望,也不愿意去养老院生活,他们都对家特别的留恋。
而做儿女的通常也不会主动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而是愿意留在身边尽心尽力的去照顾,毕竟那份亲情难舍。
可任何的事情都会有例外,为什么有的儿女明明有在家赡养父母的条件,却依然会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呢?我们不是当事人,其中的缘故,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难以明了。
阿健从没想到母亲会在57岁那年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且还带着一身的病情。
眼前的母亲很苍老,面容和她实际的年纪不相符,像个接近70岁的人。她说,她的身体不好了,有各种磨人的病症,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她要在儿子家安度晚年的生活。
对于母亲的突然回归,阿健是感到吃惊的。因为自从在自己9岁那年,母亲和父亲离婚嫁给别人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见过母亲不超过三次,而且还都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后来的母亲就像人间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露过面。
在阿健的记忆里,母亲的形象早已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很多次他想努力回忆起母亲的容貌,却怎么也记不得了。阿健以为,母亲早已把他这个儿子忘得一干二净,不然怎会这么多年都不回来看他一眼呢?
母亲似乎看出了阿健的犹疑,她简单介绍了她的情况。
原来,母亲再嫁后,日子过得并不顺心。虽然那个有钱的,上了年纪的男人对她不错,可他的子女们容不下她,刻意地在各方面与她做对。这些年,母亲和他们斗得心力交瘁,睡觉都不安稳。
可后来,母亲还是失败了,那个再嫁的丈夫病逝后,她直接被他的子女们撵了出来。除了一个行李箱外,她什么都没得到。
讲述完自己的情况,母亲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她才明白当初和阿健父亲离婚是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家才是她真正的归宿,她为以前的行为感到了后悔。
听完母亲的叙述,阿健心里乱糟糟得不是个滋味,他本不想接纳这个落魄了才又想起自己的母亲。可她毕竟给了自己生命,是自己法律上千真万确的母亲,不容留她,他在良心上过不去。
所以,阿健没多说什么,和妻子一起动手,很快就给母亲腾出了一间房。如今的阿健早已结婚成家,日子过得不错,家里的房间也挺多,容母亲居住不在话下。
顺利在儿子家住下来后,母亲也长出了一口气,她连连夸赞还是自己的儿子好,没有白生他一场,她的晚年总算有了依靠。
但是,仅仅半个月后阿健就做出的一个让母亲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决定。他联系了一家养老院,要把她送到那里去居住养老。
得知阿健的这个决定,母亲的情绪有些激动。她认为自己有儿子,而儿子的条件也不错,完全有能力在家里为自己养老,她打心底里不想去那冷冰冰的养老院。
当看到阿健主意已定时,母亲急了,大声埋怨他不孝顺,并质问他:“儿子,我是你妈,你凭什么送我去养老院?为我养老是你的责任啊。”
听了母亲的斥责,阿健并不显得激动,他很平静地说:“妈,我承认我是你的儿子,对你有赡养的义务,但这么多年不见了,我和你已经没什么母子之情了。
妈,我可以说你是个自私的人吗?当年你为了钱和父亲离婚嫁给那个做生意的有钱人,老实的父亲也因此郁闷了几年后,得病去世了。这成了我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我忘不了父亲临终前流下的泪水,那是一直疼爱我的他,对我不放心啊。
妈,你有你的人生追求我并不责怪。但你忘记了你还是一个母亲,还有一个儿子存在。这些年里,我靠亲戚们的帮扶才一步步艰难地走到今天,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而现在,你的突然出现,我接受不了。妈,我可以给你养老,但不能在家里,因为我一见到你心就疼得厉害,我早已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
听完儿子的一番话,母亲沉默无语了。儿子说的都是事实,她无力反驳。这二十多年来她根本没有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对于儿子,她亏欠了太多太多。
后来,母亲顺从地去了养老院,那里一切的费用都由儿子支付,她不用担心什么。
只是她的心里很难平静,她不再埋怨儿子不孝了,而是对自己曾经的过往心生愧疚。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常来看她一眼,不再怪她,也就满足了。
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就有果,没有什么事情会没来由的发生。感情方面也是一样,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就像阿健的经历一样,母亲虽然给了他生命,却没有尽到关心养育的责任,二十多年不闻不问,怎能不让人寒心?因此,阿健直接把母亲送去养老院的行为,也就能让人理解了。
我们常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陪我长大,我伴你变老,这句话不无道理。当父母的不是生下孩子就没责任了,还有抚养陪伴孩子长大的职责。只有父母对孩子尽到了责任,等老了以后,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给父母养老。
愿当父母的和做儿女的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履行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