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交足了社保年限,为什么别人的退休养老金领的比你多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这3个
第一个、缴费年限
很多人觉得养老保险交15年就万事大吉,实际上交15年和交25年,最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我们先来看看养老金的领取公式它等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是现在每个月个人缴纳的养老金。缴纳的时间越久,最后的个人账户总额也会越高。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2×个人缴费年限再×1%。
显然,缴费年限越久,拿到的钱也越多
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月薪5000元,缴费基数也是5000元。张三交了15年,李四交了25年。那么退休时张三每月领取到的养老金为1268元/月,李四每月领取到的养老金为1956元,张
三只能拿到李四养老金的60%左右,如果再加上以后每年养老金的上调,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想领取养老金只缴满15年是可以的,但是因为前期交的少所以最后领的也少。
第二个、缴费基数
这个道理和缴费年限一样,因为养老金的计算还涉及到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就是你公司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也就是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的也越高。如果个人平均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上限或者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则均按上下限计算。
而一些公司为了节省用人成本,就会采用比你工资低的缴纳基数甚至最低缴费基数来缴费。以上海为例,2020年缴费基数为9339元,但你的实际工资是8000,而公司可能按60%的最低缴费基数也就是4927元给你缴纳,自然获得的养老金就少了很多。
所以如果他们打着商量的口吻这么和你说的话,记得一定要拒绝!
第三个、领取地
因为养老金的计算是和城市的平均工资直接挂钩的,越发达的城市,平均工资肯定也越高。
比如在一线城市工作,但是又不是本地户口,如果想在当地领取养老金那就必须至少累计缴纳社保满10年方可领取,而未缴满10年,则在最近一个累计缴纳社保满10年的参保地领取
所以在一线城市已经缴满10年社保并打算到小城市或者老家发展置业的朋友一定要想清楚,在新工作地是否需要继续缴满10年社保,如果打算缴满,那么最终的养老金领取地则会变更为新工作地,而新工作地的养老基数如果又没有一线城市高的话,那么就不划算了,等于之前在一线城市多交了很多养老保险,最后却没法按一线城市标准领取。
如果没有任何一个参保地缴满10年,则回到户籍所在地领取,自然养老金就领取的少了。
所以在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想多拿养老金就尽量留在发达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