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畅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建好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做实做优法答网。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以数字法院助力提质增效。
数字法院建设不仅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更是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基础性变革。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数字法院建设,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做实做优法答网
深挖审判资源“富矿”
打开法答网,首页界面上的一句话格外醒目——“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四级法院统一的问题解答平台——法答网。数据显示,法答网上线运行以来,截至2024年8月29日,法答网上咨询问题总量超过65万件,答疑55万余件,答疑率近85%;累计浏览量830余万次,日均1.8万余次,已成为四级法院法官“寻医问药”的重要平台。
2024年8月3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讲坛”第六讲举行,主题为“法答网上来‘挖矿’”,首次采用视频方式邀请地方三级法院法官参加。
“‘法答网精选答问’专栏广受欢迎。一个精选答问可以解决一类法律问题,指导一批争议案件,是优质高效、简洁好用的司法为民工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法答网上线一年多来,为各级法院法官提供了大量权威、高效的法律适用问题解答,成为审判一线的“宝矿”“富矿”。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造成他人损害后,应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个人财产的情况下,判决应该如何表述?”在不少基层人民法庭,法官和法官助理针对一些案件的细节问题常常会产生疑问。“去法答网上搜索一下”已成为基层法庭法官们讨论案件时的一句口头禅。
咨询、答疑,所有的故事又没有止步于咨询、答疑。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法答网相关工作的通知》出台,故事的“后半篇文章”越发精彩。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法答网中热度较高的建工领域被挂靠人责任、婚姻财产返还标准、借名买车、居住权等相关问题,加强业务指导,统一裁判尺度。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法答网中发现的集资诈骗、商标权侵权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出台全省参考性案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法答网关于“电商平台责任承担认定”问题建立“电商平台经营者承担责任适法统一”应用场景,对于判决书中责任认定与嵌入规则不一致的情况,办案系统自动提醒,有效避免了“类案不同判”问题。
“法答网联通四级法院,以非常简便的方式开展业务交流和监督指导,对于推动法院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张军院长指出,“法答网的建设使用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立足实际的导向、面向基层的导向,通过解答法律适用问题,促进统一裁判标准,有效提升广大法官特别是基层一线法官的审判能力,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更实获得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取得了让大家较为满意、颇感欣慰的成效”。
法答网上的“问号”不断新增,也在不断消解。每一次提问与回答,或许就是法治中国建设道路上努力行进的一小步。
建好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
强化案例指导作用
案例是活的法律。
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是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优化司法公开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法官司法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4年2月27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不仅为广大法律界人士提供了更加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也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深层次司法公开的现实需求。
“社会公众熟知的很多经典案例,如‘于欢正当防卫案’‘女学生被精神虐待致死案’等,因为有很强的法律层面的裁判规则指引意义,都已被收录进人民法院案例库。”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
精挑细选才能保证质量。参考案例的入库标准是有严格规定的,须经地方三级法院业务部门、院领导、审判委员会逐级把关,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审核。人民法院案例库的案例在司法理念、法律适用、裁判尺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指导性,能够直接作为类案参考,这是人民法院案例库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建设是司法公开立场的又一次重申,也是司法裁判引导社会观念创新的窗口。
周加海指出,需求侧的一方,不仅有大量的法律工作者,还有广大的社会公众。当社会公众对某一事件观点激烈交锋、意见相持不下之时,人民法院有责任敲下定分止争的法槌。社会公众可能会对这些案件所涉问题有不同看法,但越是疑难、复杂、争议的问题,越需要通过编发权威案例加以统一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环境的与时俱进,人民法院案例库也会不断收录新案件,反映新的司法理念和裁判规则,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法治需求。
“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将以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做实‘公正与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周加海说。
搭起全国法院“一张网”
用好司法大数据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如何汇集、融合、分析、利用好审判、执行业务中海量的数据资源,是建设数字法院的首要问题。“一张网”,这一数字法院的地基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施工中”。
2023年7月13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在国家法官学院开幕。研讨班指出,现代化绕不开信息化,审判体系高效顺畅运行,必须增强大数据战略思维,发挥大数据战略保障作用。而大数据的前提和关键是开放共享,要在打破数据壁垒上抓联动。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筹部署下,全国法院正在有效汇集各方面数据,尽快形成“一张网”。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央政法委部署,人民法院主动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协作,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为什么要建设“一张网”?用统一的“一张网”来统领全国审判执行办案办公系统,进一步强化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才能提升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避免各地法院重复建设、盲目上马信息化系统。
“一张网”建设具有地方法院探索创新的实践基础。《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指出,在内部数据方面,有的法院打通法院内部不同部门壁垒,形成数据合力。例如,福建法院司法大数据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分析、可视化、数据仓库等技术,整合了全省法院的审判执行平台、司法政务平台、司法人事平台等数据,为全省法院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等服务。在外部数据方面,有的法院推动与公安机关、检察院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例如,四川三级法院加大了政法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平台的建设,推进了全省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网络互联互通、卷宗实时流转、数据共享融合、证据在线校验工作,实现了刑事案件在网上的一体化办理。
建设“一张网”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全国法院“一盘棋”,首先是全国法院数据“一盘棋”。只有打通各地之间数据的壁垒,打破业务系统林立造成的数据割据,才能提升数字资源的使用效能,才能用以辅助全国法院政策的决策。进一步说,法院系统内的数据归集到位、共享到位,才能推动法院系统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的共享及联动。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数字法院大脑实体化建设,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形成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动数字法院大脑实现实体化、规模化应用,为司法工作各项业务提供服务支撑,为信息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数字法院大脑完成与司法大模型深度集成,具备为法院用户提供智能检索、智能交互和智能推荐能力。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应用模式,有助于规范办案办公,提高全国范围内统筹审判管理能力,也将为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如何才能建好“一张网”?海量数据与数据安全如何平衡?审执需求与开发思路如何互动?全国统筹与地方特色如何并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筹之下,各地法院积极建言献策,前期好的建设经验正成为下一步规划的“他山之石”。
浙江三级法院(以下简称“浙江法院”)是推进全省法院“一张网”建设的先行者。“技术+制度”是浙江法院推进“全域数字法院”改革的核心要义。据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整合84个业务系统,建设全省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为立案、审判、执行等150余个业务场景提供强大支撑,实现全省106家法院、1.5万名干警在同一平台上办案办公。浙江法院基于办案办公一体化平台,搭建了以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共享法庭”为主渠道,覆盖PC端和移动端、贯通诉讼全流程的在线司法服务体系,方便当事人、律师一站式高效办理咨询、立案、交费、开庭、送达、申诉等各类事项,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法院“窗口式、面对面”的诉讼服务模式。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部署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工作,力争于2025年年初完成搭建任务,有效破除人民法院信息化多头建设、系统林立的状况,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法院系统内外的数据共享,提升人民法院办案规范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的水平。
推进数字法院建设
助力提质增效
近日,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利用“云上共享法庭”连线身处新疆伊宁的当事人闫某,并在法官的组织下,成功调解了一起跨越6年之久的民间借贷纠纷。
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得知闫某远在3500多公里外的新疆伊宁,何某则在垫江本地,若闫某专程来到垫江开庭,将会极大增加诉讼成本。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法官决定通过“云上共享法庭”开庭。
网上开庭如期举行,双方在法官的组织下进行调解,并就利息计算标准、还款方式进行了确认,最终达成一致协议。至此,这场跨越6年相隔千里的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重庆三级法院通过“云上共享法庭”用科技赋能庭审,以庭审管理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融合了5G切片网络技术和安全视频交换平台,保证了线上诉讼活动的安全性、规范性、严肃性。
人民司法为人民。各级法院在推动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落实司法为民工作。
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推动诉讼服务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探索立案清单式管理模式,整合“诉讼+执行+办公窗口”统一管理,升级导诉台,实现案件查询、便民服务“二合一”。
宁波海事法院聚焦船舶执行中存在的查找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建设“船舶执行一件事”集成应用,大幅提高执行效率,更加及时充分地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
山东三级法院网络平台集成整合为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打造以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山东平台为主体,诉讼服务公众号、“爱山东”政务服务App等为补充的多位一体、一网通办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自主研发的“融合法庭系统”和“案件监督管理平台”获评2023年度人民法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据了解,天津法院融合法庭系统是庭审语音转写、在线庭审的升级版,通过打通内外网通信,建立全新的内外网融合庭审,同时支持本地开庭、互联网开庭、远程提讯等多种混合开庭模式。当事人可以到庭,也可以远程视频参与庭审,庭审中互联网端可以同步进行举证质证及笔录自动生成,整个庭审过程录音录像,全程可控留痕。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线运行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据了解,该系统由一线法官参与联合研发,将审判流程从立案到结案拆解为85个节点,结合法官关键工作场景,开发出立案智审、智能阅卷、智能庭审、智能文书4个相应的功能模块,真正实现AI全流程赋能,提升审判质效。此外,系统拥有全要素“透视镜”,可深入剖析案件要素,包括当事人特性、纠纷特点、各方利益诉求等,为社会基层治理提供了精准画像。
2024年8月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第五次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 供图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三级法院针对小微企业涉诉后银行不敢放贷的情况,主动与全市9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涉诉信息澄清机制”,促进企业融资信用评级提升,并以此推动新修订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增设了“中小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的条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深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人民法院出版社将在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下,建设好、运营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各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进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司法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发展。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18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52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