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养儿防老,等老了以后,就搬过去和子女住。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这个养儿防老的观念,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一个孩子,年轻人正是拼搏的时候,老人也不愿意拖累子女,所以很多老人都有了去养老院的打算。
刘大爷的老伴去世得早,两口子就有一个儿子,从小对儿子要求严格,儿子也有上进心,考上了好大学。现在在大城市扎稳脚跟。而刘大爷则自己在农村里生活。
儿子想把他接到大城市,但是刘大爷死活不愿意,他觉得城市的生活他自己住不惯,自己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里,这就是自己的根,其他地方哪也不想去。
眼瞅着老人家岁数越来越大,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身子骨硬朗,但有时还是会有点小痛小病的,刘大爷自己也知道,所以也不干重活,在家里就种种花,给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除除草。
很多老人都会选择养老院养老,而养老院也有潜规则,千万不能大意
偶尔还和邻居们在院子里聊两句,日子也过得很是清闲,不过到底是年岁大了,腿脚不利索,再一次给院子里的菜除草的时候还是摔倒了。
因为家里就他一个人,还是路过的邻居,看到了把他送到了医院。之后刘大爷就住院了,儿子着急忙慌地赶来,再次劝刘大爷跟自己一起去城里生活,给他养老,但是刘大爷坚持不去,他觉得,自己去儿子那住,就是给小辈儿增添负担。
他对儿子说我不用你们养,我老了就去养老院,而且我自己也有存款,也不花你们的钱,养老院也不错,还有专门服侍的人照料生活和一日三餐,但养老院真的这么好吗?
养老院的潜规则有哪些?
1、幸福指数不高
不少人老了之后奔着养老院去,就是因为那里有专人照顾,生活和一日三餐都有保障,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享福,因为养老院人多而服务也不是一对一的,所以有时候护工照顾不过来,有什么需求可能说了三四次才会解决。
而且为了方便照顾和管理这里的老人,几乎都是统一活动的,比如说吃饭、起床、午休、下午活动都是安排好地,想出养老院也是要登记甚至需要有人陪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束缚感。
2、有无子女待遇不同
有的老人是因为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才去养老院,而有的老人是因为没有孩子所以才去养老院养老,但是这里面的待遇就有所不同了,有子女的,不论他孝不孝顺,会定期去看望老人,护工也不敢有所怠慢,毕竟如果老人出现什么问题,子女会找养老院麻烦。
但是像这种丁克家庭,或者晚年失去子女,无依无靠的这样的人进了养老院,那么即便是被欺负了,也没有人给出头。虽然现在养老院里有监控,不会出现明面上欺负人的事情,但是冷暴力也是会出现的。
3、养老院环境质量参差不齐
选养老院就跟选学校差不多,养老院也有公立和私立的区别,向公立的养老院在安全保障上就更可靠一些,费用也比私立的低,不过要说有保障费用还低,那么想住的人也比较多,床位有限,并不是说想进就能进。
而私立养老院的话,有钱你基本上就可以住进去,但是环境以及服务就有点层次不齐了,而且它的收费相对来说比较贵,有的一个月就要交好几千块钱,普通的养老金很难支付。当然也有那种私立的比较便宜的养老院,但是相对来说服务质量和环境也会差很多。
总结:
看到这里有人说了,不想去儿女家住,养老院又没有保障,那么人到老了之后要何去何从呢?其实如果子女跟老人亲近,那么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未尝不可,而且老人还可以帮子女带带孩子。
当然了,也有一些老人他们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觉得不方便,同时也是不想给子女添麻烦,那么这样的话,可以选择一些有保障的养老院,提前打好招呼或者是请保姆,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了,不论是哪一种养老方式,只要觉得适合自己晚年过的幸福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