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过渡期养老金的计算与缴费指数是否有关联?
2021-04-29 18:48  浏览:82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过渡期养老金计算是否与缴费指数有关联?当然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过渡性的计算方式之中。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所谓过渡期,主要就是处于新老制度交替衔接的过渡阶段。具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从职业特性来分析,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既有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也有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二是从缴费年限来分析,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际缴费年限;从养老金的构成来划分,既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凡是具备这三种特征的人,我们都会将其称为‘’过渡期”。


作为企业过渡期的人的养老金计算,虽然养老金全部是按照新办法来计算的,与过渡期后办理退休的人员相比,只是多了一个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各个地方的规定是不统一的,有的是将视同缴费年限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的基数来倒推,按时视同缴费年限来乘以20%,就是每月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但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但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除了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外,最重要指标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缴费指数工资实际上根据视同缴费指数来倒推的,在计算缴费指数工资时,将视同缴费指数工资和实际缴费指数工资分别计算。比如视同缴费指数工资为120%,实际缴费指数工资只有60%,如果二者的缴费年限各占一半,那么综合计算缴费指数工资就是90%,实际上视同缴费年限帮助拉高了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


在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有的地方是按照120%计算,有的地方是按照140%计算,但不管哪里的计算方式,除了视同缴费指数的确定方式不一样以外,基本上都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乘以视同缴费指数再乘以视同缴费年限。




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和企业退休中人养老金的计算是有差别的。机关事业的单位除了按照新办法计算以外,还要按照老办法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比以后,哪种计算的方式高就按哪种方式执行。但是新办法计算高出的老办法计算的部分,需要按照10年过渡期的比例计发。


凡是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涉及到缴费指数的问题,其中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要和在岗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挂钩。在岗时不同职务和职级的人,视同缴费指数就会比较高,如果实际缴费指数不高,但是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时,由于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要远远高于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拉通计算平均缴费指数时,平均缴费指数也会被抬高,这就是为什么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企业职工高出很多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过渡期养老金的计算,缴费指数仍然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而且视同缴费指数往往都会高于实际缴费指数,二者平均以后,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发布人:88a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