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八零九零》触及“养老话题”,都市家庭剧的打开新路径?
2021-04-29 19:33  浏览:24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 | 牛角尖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这意味着,我国正在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即意味着社会将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创新动力和经济增长放缓等社会层面问题,与此同时,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也成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害之一。日前,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独播的家庭轻喜剧《八零九零》,正在将这一社会现状作出深刻剖析:


以聚焦“养老”这门社会议题为切入点,通过年轻化的表达手法展现90后与80岁老人隔代价值观,《八零九零》向观众描绘了一幅老年人温馨、快乐且令人感动的晚年生活图景。




相比起当下荧幕中正在热播的“教育题材”,不贩卖焦虑、恰到好处的情感流露,成为该剧收获好评的重要因素。不过,该剧也因琐碎的叙事手法和略显凌乱的剪辑模式,失去部分受众。


酷云收视率显示,《八零九零》自首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徘徊在0.4%左右,较低的收视率也让芒果tv及时调整播出策略——先网后台,一定程度上保住了网络端话题热度,近期剧中衍生话题#亲人离世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老年人养生迷惑行为大赏#在互联网端引起话题,极大的提高了该剧后期热度走势。


平心而论,《八零九零》对剧中所触及到的“养老”议题,存在些许争议。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并不是一部主打“偶像”题材,而是将焦点对准在都市家庭剧之外的新题材创作表达。国产都市家庭剧,从《八零九零》开始,并不再一味追求“青春化”。


聚焦养老议题,一场“90后与80岁老人”的隔代对话


“什么是未来?活得长久就是未来。”《八零九零》的开篇,通过90后推销员过三爽(白敬亭饰)的一番“慷慨激亢”的台词,拉开“养老”大幕。


90后保险品推销员过三爽因业绩指标问题,误打误撞走入一家名为“阳光之家”的养老院,在那与养老院院长林素芳、孙女叶小妹、江东等养老院成员,上演了一出嬉笑皆非、温暖生动的“养老”故事。


在以过三爽、叶小妹为代表的当代90后面前,年过八旬居住在养老院中的一群老人,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地鸡毛”。


爱喝酒抽烟的不高兴爷爷,因经常性得不到家人关怀,借“叶小妹”之手在医院装病乞求家人前来观望;酷爱养生却又不讲究科学之道的石长生,背着林素芳和叶小妹购买大量不合格保健品;年轻时因为看护未遂将孙子丢失的胡奶奶,如今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错把三爽当成自己家孙子……两代人之间的嬉笑日常和价值观冲撞,也为该剧增添了诸多“乐趣”。




过三爽与爷爷过江东(倪大红饰)之间的日常互动,被网友调侃为“说相声爷孙组”、过江东暗恋林素芳的“黄昏恋”,也被网友调侃为“求爱失败案例范本”,倪大红剧中调侃孙子的一句台词,“你一个万年单身狗,还教我谈恋爱”,也从剧内发酵至剧外。


“年轻化”创作手法,是《八零九零》之于整个作品的一个创作基调。而其剧中所触及到的关爱老人话题,深刻而治愈。孙女叶小妹前期在不知道奶奶身患绝症之前,对其的叛逆行为,被网友评价为“像极了青春期时的自己”,而得知真相后的一夜长大,也令观众感动而心疼。


除此之外,剧中涉及到的将老人送至养老院是否即为不孝、老人的晚年“群居”生活该如何自处,老年人朋克养生,以及院长林素芳在约谈养老院职业经理人期间,所牵扯出的“养老院”本心等问题,都与当下“养老”话题接轨。




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重,老人赡养、与子女的关系,以及晚年生活该如何安排,都是当前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目前国务院已针对人口老龄化提出相关措施。从这个维度来看,《八零九零》更是带着一丝“人文关怀”。


当然,其剧中所持有的创作小瑕疵,亦不可忽略。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甚至仅从关注“养老”话题角度来看,《八零九零》已经做到了拓宽都市家庭剧创作新路径。


国产家庭剧3.0时代:“治愈系”会是新财富密码吗?


如果将国产家庭剧进行划时代归纳,那么如今的家庭剧显然已进入至3.0时代。在以伦理道德、情景喜剧为首的1.0时代,国内市场曾涌现出《雷雨》《渴望》《我爱我家》等多部优秀家庭剧作品;


进入21世纪,受互联网普及影响,这个时期的家庭剧,基本以男欢女爱的“半·偶像剧”形式,和主打现实话题的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具体来看,主打男欢女爱、展现伦理道德的成功家庭剧,有《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等作品,而受到台剧、韩剧影响,《夏家三千金》《家,N次方》也在内地市场大火;在聚焦现实题材面前,《蜗居》《裸婚时代》成为同时期佼佼者。这个时期的家庭剧可归结为情感、现实双面开花的2.0时代。




(《蜗居》)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影视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从进入2010年以后,市场中涌现的家庭剧则多以聚焦婆媳关系、教育理念的题材为主,这类作品也有个别名,即都市生活剧、家庭话题剧。无可厚非,在以《都挺好》《我的前半生》《小别离》《小舍得》为首的一批“话题·家庭剧”面前,都市家庭题材正式找到了新的创作路径,即致力于写实、聚焦各种矛盾关系的创作手法,而它们往往也极易在市场中获取成功,甚至被网友评价为“长在热搜上”。


成功与烦恼往往互相羁绊。这个时期的都市家庭剧,在创作面前也往往因为过度聚焦“中产阶级”而被网友诟病为“普通人已出局”。或贩卖焦虑、或强行happy ending成为这时期家庭剧所持有的共同通病。




(《小舍得》经典台词)


“成年人的世界本就艰难,在伤口上撒盐、不如在伤心时给予温暖。”网络上曾流行过的一句语录,或许正应对了当下观众对都市家庭剧观看的心理扭转。“一边温暖、一边治愈”、“关爱孤独老人话题,非常值得追”,这是《八零九零》播出期间,追剧网友给出的中肯评价。而相比起这部剧中的不少瑕疵,“温暖”、“治愈”、“养老话题”显然让该剧自带滤镜,也成为俘虏观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实,《八零九零》中并非没有“伤情”之处。奶奶林素芳在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际,逼迫孙女做其并不热爱的工作、深夜带孙女去学开车、逼迫她独立长大的模样,像极了教育剧里的“鸡娃式”教育理念,令人感到万分焦虑。但在孙女得知真相后,带奶奶去看病、独当一面的处理养老院事情,以及奶奶为孙女过最后一个生日的动人场景,令人唏嘘。“祖孙”之间的隔代亲情,也成为该剧目前的最大看点之一。




(《八零九零》)


焦虑、却不过度贩卖焦虑,甚至以温情的手法、细腻的笔触勾勒“隔代亲”的家庭剧创作手法,或许会是这届观众更想看到的家庭剧创作手法之一。毕竟在普遍以“中产阶级”家庭为创作蓝本之际,观众也需要体会到人间烟火、温情却不焦虑的人间亲情。


目前,市场中已经在积极储备这类影视作品,在以刘敏涛、文琪主演的《生活家》、正午阳光新剧《乔家的儿女》等作品面前,“治愈系”家庭题材或许会成为该类型题材下一个财富密码。


发布人:1d6e****    IP:183.195.8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