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开封市“五个一批”集中供养模式破解特困养老难
2021-01-25 11:26  浏览:48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直以来,特困老人,特别是农村特困老人的脱贫和养老问题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近年来,我市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多向发力,创新实施敬老院安置一批,爱心院集中供养一批,县、乡卫生院医养结合照护一批,社会养老机构承接入住一批,依法治理不孝行为监护人协议赡养一批“五个一批”集中供养新模式,为农村分散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照料护理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7000余人的脱贫和养老难题。

“感谢党和政府,不仅送我住进敬老院,还帮我铺床叠被搬东西……”这是尉氏县水坡镇80多岁的李双印发自内心的感谢。原来,在脱贫攻坚排查中,李双印的住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必须立即迁出。在村干部多次耐心讲解政策与介绍敬老院后,打消了李双印对于集中供养的疑虑与担忧。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去探望他时,李双印高兴地拉住他们的手说:“吃的是高级饭,住的地方像宾馆,俺在这里过得可好。”在李双印入住敬老院的背后,是我市为解决“五个一批”集中供养模式初期绝大部分敬老院承接能力不足的难题,自2018年开始累计投入7297万元对68所乡镇敬老院实施提升改造的努力。如今,全面实施农村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康复”五大提升工程后,我市敬老院的安全管理、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部分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主动选择集中供养方式,享受夕阳生活。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众多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为了让这些特殊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减轻贫困家庭养护负担,祥符区仇楼镇党委、政府聚焦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成立了镇工作专班,谋划建设仇楼镇爱心院。2019年8月,仇楼镇爱心院建成后,府里庄村贫困户郑天河作为首批院民入住该院。郑天河因患有肺气肿、哮喘病,冬天病情加重时,对冷空气特别敏感。在爱心院优越的环境下,郑天河的病情得到了缓解。郑天河笑着说:“在家时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住到这里一日三餐都是热乎的,经常有肉吃,院里还给俺每个月发零花钱,日子比以前在家强了几百倍。”

2019年以来,我市投入1993.2万元把农村闲置的学校、村室、厂房等设施改建为村级爱心院,建成集日间照料和临时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爱心院56所。

刘店乡任庄村低保贫困户李国营前几年突发脑梗,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经鉴定为肢体一级残疾,平时由妻子李美香照顾。2019年9月,刘店乡重症残疾托养中心建成后,李国营作为首批院民入住该中心。李美香说:“忙的时候,医生、护士都会给俺帮帮忙。在家时只有过节才吃一次肉,住到这里经常有肉吃,还给俺每个月发工资,日子比以前滋润多了。”目前,刘店乡托养中心有护理房40间,配备空调、洗衣机、康复室等,护工5人,现已入住17名重症残疾人。

据悉,我市还组织有条件的县、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养结合照护点,将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员纳入县、乡(镇)定点医养中心集中照护范围,按照3万元/年/人的托管照护标准予以补助,做到了小病、慢性病不出院,大病转诊治疗,实现了“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记者 汪元蒙)

【来源:开封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8a20****    IP:117.173.0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