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那些帮子女带娃的老人,结局怎么样?多半剩下的是苦与泪,很现实
2021-01-02 09:06  浏览:27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年轻的小夫妻俩在前方“冲锋陷阵”,忙工作搞事业;而双方的父母就充当后勤的“保障工作”,帮子女带孩子、做饭、做家务……

如今的时代,老人帮子女带娃,仿佛已经成了一项“不成文规定”,子女享受得理所应当,老人付出得也甘之如饴。

不论如何,带娃对于老人来讲还是比较吃力的,时间久了,那些帮子女带娃的老人,结局怎么样?多半给自己剩下的都是苦与泪。

出力还不讨好型:成了儿子儿媳的“免费保姆”,既不理解也不感恩

顾阿姨不仅尽心尽责照顾孙子,对于小夫妻俩的生活也都要负责,他俩每天回家就直接开吃,吃完就去玩手机看电视,顾阿姨仿佛是个“免费保姆”。

一开始,儿子儿媳都还对顾阿姨恭恭敬敬的,可是时间一长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不是今天嫌这道菜做得咸,就是明天吐槽哪里没收拾干净。

有一次,顾阿姨在厨房擦玻璃,一时间没看住孙子,他便狠狠地磕了头,流血不止。当儿子和儿媳赶到医院时,用“凶神恶煞”般的眼神看着顾阿姨,后来又是百般地指责,纵使顾阿姨知道自己没理,但也受不住孩子们这样的态度。

顾阿姨的心里真是有苦说不出,这么大年纪的她,给儿子带了这么多年孩子,他们既不感恩也不理解,因为一次过失就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吗?


设定前提条件型:现在你帮我带娃,日后我才给你养老

在欣怡怀孕期间,公公不幸出了点意外,婆婆只能照顾老伴儿,没法给儿子儿媳带孙子了。眼看着欣怡的产假就要休完了,这边孩子还小没人照顾,那边工作也不能辞掉。

小两口经过商量后,决定让欣怡的妈妈从老家来给带孩子,欣怡老公嘴甜地说道:“妈,您帮我们带孩子不白带,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二老。”

岳母这么一听,合着是用带孩子来作为养老的前提条件呢!

仔细想了想,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为了她的小家能过得安稳一点,便从老家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


既出钱又出力型:年轻时受苦受累,老了还得受二茬罪

60岁的朱阿姨,自打退休后就直接去带孙子了,倒是一刻也没闲着,用她的话来讲:年轻时受苦受累,老了还得受二茬罪。

好不容易把孙子带到上幼儿园,本以为能松口气,没想到二胎又“马不停蹄”地出生了,朱阿姨自然也得接过手带着。

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大,朱阿姨体谅小夫妻俩的经济条件,反正老两口也花不了什么大钱,时不时拿出退休金给儿子的小家补贴一些,让他们生活得宽裕一些。

这么多年后朱阿姨发现,老两口的家底儿是越来越薄了,不过好在儿子儿媳都还算孝顺,他们付出的这份钱和辛苦,也就都值了。


老人带娃,已经成了如今无法规避的现实,但老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1)老人带娃要有个头,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放手

年幼的孩子需要全天候的照料,双职工家庭的父母自然没时间,这时老人帮着带带孩子也很正常。但是这何时是个头儿呢?

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老人要学着慢慢放手,父母有机会自己接送上下学,孩子大一点也就独立了,老人也就该试着退出孩子的生活。

(2)老人不要一味付出,给自己留些退路和空间

无论是对于子女经济上的补贴,还是行动上的帮助,又或者是精神上的溺爱,都应该有个度,不能一味地付出。

老人也要给自己的生活,留一些退路和空间。自己一定要攒些养老钱,以备不时之需;除了带娃之外,给自己找点兴趣和爱好,丰富晚年生活;对子孙后辈少点溺爱和付出,让他们学着独立生活……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人:2ad5****    IP:101.229.0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