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老向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人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已经无法避免,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突破一亿,老人的养老问题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之所以能盛行千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养育后代被视为一种长期投资,为了将来自己年老之时,失去劳动力后能得到子女的赡养,这也是孝道之所以被格外强调的原因所在。在当今社会,赡养老人依然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时过境迁,与过去每对夫妻生育数个子女不同的是如今的独生子女要承担更为沉重的赡养义务。而独生子女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独自承担起两位老人的养老义务,这时就需要国家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全民社保的推行让全体国民退休后的生活有了基础的生活保障,也大大缓解了子女的养老负担,是一项为全体国民谋福利的惠民政策。全民社保制推行以来,养老金已实现了16连涨,即便是在养老负担越来越沉重的当下, 国家也不断上调养老金基数,在提升全体国民生活品质的奋斗之路上从未停歇脚步。除了养老金之外,对于高龄老人,还可以领取到以下几项专属福利,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番。
首先是高龄补贴,对于高龄老人,各地区都出台了专属福利政策。一般而言,80至89岁的老人每月可领取100元补贴;90~99岁则可以领取200元;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500元。当然不同地区,补贴金额存在差异。
其次,如果是农村老人或许还能领到失地补贴。随着我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不少农村土地被征用,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国家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其中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等多项补贴。农村老人如果有土地被征用的情况,也可以领取到这一项补贴。
失独、丧偶、没有劳动力的老年人可以申请低保,低保政策的设立正是为了给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低保户每年可领取到数千元的补贴,如果老人生活困难,也可以申请低保,享受这项福利。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虽然逐年增长,但人口结构如果依然呈现出当前趋势,在未来养老金势必会出现缺口。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提升人口出生率、延迟退休无疑是最有效的两项举措。然而,二胎政策已在5年前全面开放,却未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如今甚至有专家提议全面放开三胎政策。
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政策已研究数年,至今仍未出台,想必这项政策的推行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你认为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缓解我国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大家可以相互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