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时代 各行各业请“等一等”老年人》系列报道之四
各方努力 帮老人迈过“数字鸿沟”
□新天水记者 何慧娟 张彬霞 见习记者 赵超 实习生 常亦帆
老年人使用手机难不仅仅是老人的困惑,更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作为晚辈、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服务窗口,该怎样做才能让政策落地生效,真正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并不是他们不想用、不愿用。相反,不少老年人很希望能通过学习掌握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能,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就需要有人能在他们需要时,进行正确的引导。
“年轻一代在追随科技潮流的时候,请一定要关心一下身边逐渐年迈的长辈,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让老人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这是当务之急,也是作为晚辈的分内之事。”采访中,天水老年大学的办公室主任张武平说:“老人学习新事物相对会慢一些,所以家人应该多一些耐心和关爱,在‘群聊’‘抢红包’的时候让老人也参与进来,即能增进感情,也能尽一份孝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部分医院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取消现场窗口挂号,全面实行网上预约就诊,而且所有医院入口处都设置了预检点,要求进入人员必须出示健康码。当时,家住秦州区石马坪的李大爷费了不少周折才看上病。
“那段时间情况特殊,手续复杂一些倒也能够理解,但我还是希望一些办事场所能为我们老年人留一个人工服务窗口,子女都很忙,有些事情我必须自己办。”李大爷说。
“谁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变老,虽然微信扫码、手机支付、网银转账这些对我们来说轻松就能搞定,但对老人来说却有一定难度,为老年人保留一个人工服务窗口是很有必要的。”市民李亚军说。
“我们社区近期将推出关爱老年人的项目——‘老伙伴计划’,由社区干部、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共同参与,重点是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这次通过手机缴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我们发现还有一些老人在使用手机方面存在障碍,下一步我们会不定期为老人进行培训指导,同时还将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手把手地教。这样即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能让老人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便捷。”秦州区西关街道办事处环西社区负责人何俐丽说。
“在家庭中,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是晚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老年大学,有学员自治联合会的志愿者可以为他们进行指导,而在广场、车站、银行等人员集中的场合,我认为可以安排一些志愿者,在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的地方为老人进行指导,帮他们操作。”张武平说,工作中他发现很多老年人的数字化参与热情很高,但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素养。所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智能”社会。
【来源:新天水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