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最好的尽孝便是陪伴,别让那无处安放的孤独,毁了父母的老年生活
2020-11-29 07:52  浏览:42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高龄老人黯然落泪的画面让我感触极深。

报道称:99岁的曹老太爷,因邻居的风言风语导致与其相处两年的保姆被子女辞退,故而伤心落泪。

事情要从两年前开始说起,教师出身的曹老太爷,是书法名家且经济独立,保姆费由自己承担。育有四儿两女,一直以来,两老都住在大儿子的空房子里。之前有请过几个保姆来照料生活,但都不如意,直到2年前胡女士的到来。

今年3月,曹老太爷的老伴走了。老人好不容易摆脱掉了悲伤,没曾想,保姆却被大儿子突然辞退了!没有保姆的这些天,老人称一生都没有这么孤独过。

我想在老太爷的生活里,胡女士扮演的岂止是保姆这样一个照顾的角色,更多的是陪伴,弥补着家人在陪伴上的缺失,久而久之,有了如家人、朋友般的牵挂和依赖,也就不难理解老太爷的伤心了。

曹老太爷如孩子般伤心落泪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我那94岁的外婆,每次去看望她,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起身要走了,她总要送我到大门口,定要看着我走远才回屋里,不知多少次看见她那日渐浑浊的双眼满噙者泪水。

那刻,外婆如孩童般的依恋真像极了小时候站在门口等待父母归家的我。


如今社会,"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独居老人的真实写照。独居老人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老化所带来的困扰,还要面对独居造成的生活不便以及心理孤独.居家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大多数老人的夙愿。

有分析认为,老年人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活动范围变得狭窄,原有的正常活动也减少了,有的在家庭的主导地位也被替换了。还有很多老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少了社会交流,更有一种被遗弃的孤独感。

美国心理协会第125届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隔离和独居等造成的孤独心理,可能比肥胖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更严重,长期处于孤独中的人,基因活动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免疫力失衡,更容易得上传染病、高血压、失眠、癌症等疾病,甚至早亡。可见,孤独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都说,“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说的比唱得好听,付诸行动才是重点。虽说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压力和无奈,但谁没成年过呢?当年的父母并没有因生活工作的诸多压力把你扔一边,反过来你如何忍心让老人孤独终老。平衡各方因素及时尽孝方能不留遗憾。

当然此处的陪伴可不是打着陪伴的幌子,却让年迈的父母干着看家顾孩子的活。虽然父母是十分乐意的,但往往力不从心。退休带娃是如今老人的常态,几年后娃大了一切恢复原样,老人的最后一点价值被榨干。这便是新型的不孝表现,却伪装得不易察觉。

到底怎样才算尽孝,方法千万种,但目的只有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而老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有家人的陪伴。



发布人:3edd****    IP:120.230.0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