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我省立法鼓励赡养人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提供资助
2020-11-29 09:34  浏览:17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飞飞)为切实改善民生,防止低收入人群因老返贫致贫,11月27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山西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通过地方立法鼓励赡养人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提供资助,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赡养人所在单位的教育、引导和督促职责,把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细化为具体措施,把孝老爱亲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该《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亚明介绍,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偏低,2019年人均待遇为1494元,仅为脱贫标准指导线的41.5%,不足以兜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了从制度上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确保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于法有据、顺利实施,有必要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条例》共有25条,其中明确城乡居民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参加补充养老保险。明确参保的城乡居民可以选择不同档次标准缴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领取待遇予以财政补贴。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条件的社区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为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提供资助。参保人达到规定的享受保险待遇年龄等相关条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同时,鼓励赡养人对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提供资助。无缴费能力的参保人要求赡养人提供资助,赡养人拒绝提供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应当劝导、督促赡养人为参保人提供资助;经劝导、督促仍然拒绝提供的,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督促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对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克扣或者不按时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丢失或者篡改养老保险缴费记录、享受待遇记录等数据,侵占、挪用、违规

运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行为的,依法给予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编:褚嘉琳)

【来源:山西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a3c5****    IP:101.229.0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