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萧
近两年,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了被讨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在职职工,亦或者是那些专家学者,都在就延迟退休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据此前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都反对延迟退休。换句话说,延迟退休其实是“不讨喜”的。
什么是延迟退休?
所谓延迟退休,其实就是字面意思,即延迟职工的退休年龄。选如今,我国的退休年龄标准是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性干部55岁。如果延迟退休,很有可能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劳动者要多工作5年的时间才能退休,首次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推迟5年。换言之,延迟退休其实触碰到了广大职工的利益。试想,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要退休回家养老了,不用工作就有钱拿。结果却被告知自己还不能退,因为延迟退休要来了,你还得再工作5年时间才能退休。换成谁,恐怕都不会很乐意。
为什么要实施延迟退休?
之所以要实施延迟退休,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众所周知,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繁荣。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医疗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我国的人均寿命为78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约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人(约1.76亿),较上年新增945万人,占总人口的12.6%。而根据联合国最新标准,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比例达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这意味着,我国距离“老龄社会”还有1.4%之遥。
老年人多了以后,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劳动力减少、养老压力过大等等。特别是劳动力减少,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目前世界各国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延长退休年龄。以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为例,各行各业都可以见到70、80岁的老年职工。而日本部分企业,甚至已经提出了“终身工作制度”。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感觉这种做法有些不近人情,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试想,如果大家都早早退休回家,那么最终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受到影响。因为你会发现,每个行业都存在缺人的现象,例如出租车没人开、医院没有足够的医生、商场没有导购、饭店没有厨师等等。
专家提出新方案
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一方面又是近7成民众不支持延迟退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延迟退休还会不会实行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意味着积极应对老龄化正式成为了我国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
不过,对于延迟退休具体要如何实施,目前仍然没有出台相关方案。但是根据此前人社部的介绍,大概率会实施“小步慢走”,渐进式的退休方案。所谓渐进式,就是指不会直接将退休年龄修改为一个具体标准,例如从明年起,直接宣布新的退休年龄标准是65岁。而是会采取每3年,或者每5年延迟1岁退休年龄的方式。
事实上,针对延迟退休这件事,专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并且获得了一直好评,那就是“弹性退休制度”。什么是弹性退休制度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合适的退休时间。例如公务员、公司高管等脑力劳动者,并且在岗薪资较高者,可以晚退休几年。而一些重体力劳动者,则可以选择早退休几年,毕竟年纪大了以后,也干不动重体力活了。
可以发现,弹性退休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也无疑更符合职工利益一些,所以受到了一致好评。综上所述,延迟退休肯定是要实施的,所以在这方面,大家还是不要抱有幻想了,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本文系西红柿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