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1月26日讯老有所养一直是人们对晚年生活的理想期盼,近年来,为了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关意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赵金成表示,近几年来,滨州市养老机构基本实行公办民营运作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有些托管机构在老人嘴里抠利润,甚至把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当做盈利机构来运作,导致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堪忧。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提高生活水平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为此,赵金成建议,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专班或指挥小组,组织协调各县(市、区)要切实按照《关于滨州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滨政办发〔2020〕8号)执行,落实属地责任,把发展养老服务摆在优先位置,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督导抓好落实,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明确做好“四个统一”:即统一管理部门、统一配套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及评估和统一信息化平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充分发挥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的作用,明晰“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责任对象、范围、标准和水平,更多地发挥市场有效供给作用。
要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核算每一个老人一年的养老成本,制定相应政策,划定标准,衡量服务质量,并建立每季度审计制度,审查划拨给五保老人的养老费用的去向。建立补偿机制,制定因物价上涨等不可抗力所增加的成本,为养老服务机构增加的成本买单。建立考核制度。科学立项分解,实行百分制考核,对服务质量考核进行排名并向社会公开,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已经实行托管的养老机构,要充分尊重老人意见,解除托管,或指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虐待老人的机构及法人,列入征信系统,对其从事其他工作或活动进行限制。
要实施分类管理,落实监管措施到位。和发达地区相比,滨州市养老服务还存在差距,要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前提,进行公办民营的托管选择,对于达不到托管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不托管,仍由政府进行管理。加强托管机构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制定每日菜单,餐餐有区别,餐餐有照片,把留存的照片作为工作依据,每月进行审核。民政部门根据托管机构的供养计划进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并将督导情况供向社会公布。
要加强措施,提高照护服务水平。深入养老机构了解全面情况,协调乡镇卫生院或社区门诊等医疗资源为需要打针、输液的老人做好医护工作,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特别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困难老人购买涵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包”,确保老人能吃饱穿暖,安度晚年。
要建立定期谈话制度,市县组织力量到敬老院采取集体、单独谈话、公开意见建议征求电话等方式,了解老人们的感受和养老服务的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记者 姚行彬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