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受益最大的应该就是农村地区。
城市化不仅提升农村新经济发展机遇,还改善了大家居住的环境和农民收入,农民有了钱纷纷建起了小洋楼,这也是城市化带来好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会是更加欢迎经济改造后的新农村。
还有个让农民开心的消息:国家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进行确权登记。
这意味着,农民名下宅基地使用范围和宅基地房屋都会被明确记录在档,这样就最大限度杜绝一户多占、占用耕地建房、土地荒废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宅基地房利益处置、合法性、收益。
老家有地,在城里买了房的要注意了,土地新规将在今年开始实施,对于宅基地统统都会按“新政”处理。
宅基地登记刚开始,就要停止“确权”?国家一锤定音。
城市发展虽然好,但是消费高、房价高让不少城市人掀起了回农村居住想法,特别是今年“冠毒”事件之后,对于城里人来说,农村有新鲜空气、绿色食物等;但是对农村人来说,有1个很现实问题出现:外出的80-90后、00后在城市买了房,老家也有地,他们还会回农村养老吗?
2013年开始,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盘活废弃闲置宅基地,一锤定音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登记,这项工作预计要会2020年底完成,但是由于“冠毒”影响导致进度拖延,也就是说最迟在今年也会完成国内所有地区宅基地确权工作后,将会实行新的农村土地新规,同时也会停止对宅基地登记确权工作,如果一旦错过也就意味着以后的子女将无法继承父母留在农村的宅基地。
“确权”是为了让宅基地以及将在上面房产得到“有效证”,通过对这些土地和房产调查进行登记,然后颁发不动产权证,农民就可以依法享有对房屋的出租、转卖等获益,需要注意的是一户多房、非同一村集体宅基地是需要收费,不能无偿使用了。所以这次宅基地确权是很重要,特别是在城里有房老家还有地的要注意,所以大家要积极配合关注老家登记工作,否则在今年停止“确权”后,无论是城市户籍还是农村户籍子女就无法继承留在农村宅基地和老屋。
新政策下,留在农村老屋一律按“地随房走”来处理。
新城市化不仅让农村经济有了大发展,同时也给农民打开城市落户通道,不少农民选择让他们子女成为城市户口,已经不是农村户籍的子女还能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与房子吗?根据最新规定,从今年起留在农村老屋实行“地随房走”的政策,继承了房产也就等于继承父母手里宅基地。
“地随房走”是怎样新政策呢?严格来说,农村宅基地是属于集体用地,是分配给农民赖以生存土地,而已经是城市户口的子女是无权参与宅基地使用继承,但是在这条新规定下国家把房子划分为“继承权、使用权、所有权”等,如果宅基地以及上面房屋进行确权登记,那么子女户口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继承父母留在农村老屋,同时也会把父母名下宅基地使用权一并继承,国家自然资源部在去年文件答复中就一锤定音指出“土地和房屋是一体化,继承人在继承父母房屋后就取得宅基地和房产所有权”。
《民法典》在今年已经正式全面实施,也就是从2021年起,宅基地以及留在农村老屋一律“地随房走”统统按照新政策来处理。但这是有个前提,子女继承了农村房产后如果进行出租以及转卖,那么根据新规规定,宅基地的使用权益也会随即转给租客/新房主;另外,没有主房屋以及荒废闲置2年以上宅基地还没有人打理或是修缮,将会收回集体重新分配,这点需要注意。
最后就是房屋拆迁问题,由于宅基地是属于集体用地,一旦遇到拆迁土地就会被村集体收回而不再归属个人;另外,宅基地房是属于个人财产,在拆迁时是可以获得补偿款项,标准就跟当地拆迁补偿一样,所以在城里有房老家还有地的人要多加注意,平时应该维护好存在农村老屋,如果荒废闲置被收回宅基地后,遇到拆迁则会白白失去拿拆迁补偿的权益。
房说君有话说:本该在2020年完成“确权”工作由于“冠毒”出现,未能及时完成,但最迟在今年也将登记完,也就意味着之后会停止宅基地登记确权,对于没有登记的人员也就无法获得留在农村老屋宅基地所有权;在“地随房走”的新政策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户口只能均可在继承父母房屋后自动获得宅基地继承,今年起,这项新规将会全面实行。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房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