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养老金再度实现了上涨,这是国内的养老金的第16连涨。养老金关系到退休之后的生活,所以很多人对于养老金是相当关注的,我们国家的相关制度是相当完善的,但是也并不是第一次推出就很完善,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的,可以说现在国内的居民已经不需要担心养老问题了。虽然年初的一场疫情,对于经济产生了影响,但是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已经迅速地进入了正轨,并且“转正”。这个时候,人社部印发了《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确实体现了什么叫做大国担当。
在今年的养老金方案“落地”之后,很多地方都开始迅速的调整,5月12日上海第一个做出了调整,7月份,广东、江苏等地区也公布了相关的方案,到8月份全国基本上调整完成。因为“因城施策”,所以各个地区还是有点小区别的,其中养老金定额调整最高的是西藏,涨幅达到了80元,此外部分地区还有挂钩、倾斜调整,不同地区也不一样。
经过了多年的调整之后,我国的平均养老金已经基本上达到了3000元的水准,不过还是有人表示自己是“被平均”了。有位退休老人就表示:和朋友一起退休,也是交了22年社保,但是自己到手900元,朋友却拿到了2000元。确实差距肯定是有的,因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西藏,达到了8220.5元,而且吉利是全国最低的,平均养老金仅为2197.4元,这两个地区有相差了6000多元。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单位性质不一样,2014年之前,养老金还没有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差距确实很大,机关事业单位不要交社保,但是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很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考入事业单位当作第一选择。不同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就是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机关事业单位和职称、职务等挂钩,企业员工看缴纳的基数。还有就是企业单位一般都是最低标准缴纳的,最后就是年金,一般企业都不会缴纳,所以基于这三点,就算是实行并轨,还会存在差距。
所以现在有人提出,超过5000元的不上涨,低于2000元的涨幅大一点。想要公平的难度系数是很高的,所以只能缩小差距是最现实的。有专家提出了全新的建议:采取分级增长制度,比如说不足2000元,上调10%,2000-5000元的区间,上调5%,高于5000元就不高于5%,这样的方案一提出,很多网友都表示很支持。现在江苏省已经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涨幅达到了5.4%,事业单位为3.9%。
养老金还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方案来进行制定的,所以机关事业单位在工作的时候缴纳的基数就高,自然能够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所以想要自己的养老金多,还是要多缴、长缴。你认为明年养老金能够完成17连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