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疑惑,退休养老金每月不足3500元的老人,过去都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每月3500元的养老金,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全国平均养老金水平了。低于平均养老金水平的退休老人,究竟是从事哪些职业的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养老保险的种类。国家现在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大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普遍是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
比如说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数量是16032万人,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3,114亿元,平均每人每月养老保险待遇只有162元。现在的职工养老保险平均待遇超过了3000元,所以这一部分人群的职业要说清楚。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大部分都是过去的农民、城镇没有固定职业的劳动者以及其他错过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人员。目前,大家都可以通过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其实我的家庭非常幸运,四个老人都有自己的养老金待遇。养老金最高的是我父亲,机关事业单位科员退休,现在每月养老金5000元左右,生活费是不用愁的。我岳父养老金水平排第二,现在每月养老金3200多元,他是企业职工退休,工龄40多年,不过后期失业以后是通过自己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的方式参保的。我岳母养老金水平排第三,目前养老金3100多元。她也是企业职工,原先在一家公营旅馆工作,她是50岁退休,34年缴费年限,养老金经历了近20年的增长,养老金水平并不比我岳父低多少。我母亲现在每月养老金1700多元,她是纯纯脆脆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按60%基数缴纳了15年养老保险,刚退休时养老金只有600多元。
所以总体来说,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群主要是这样几类职业:
第一,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他们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很多人没有缴费,或者按照低基数缴费(每年只有几百元)。其养老金待遇主要是国家给予的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国基础养老金的统一标准是93元每月,各地补贴以后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也就是100~200元之间。
第二,按照60%基数缴纳养老保险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她们的退休养老金水平普遍在1000元左右,如果退休较早,现在年龄较大的话,养老金也会高一些,毕竟每年养老金会进行增长。
第三,原先在企业工作后来失业下岗中断缴费或者自行缴费的职工,他们的缴费年限一般在20~30年左右。缴费基数也不高,养老金水平在2000到3000元左右。
第四,一直在企业工作养老保险缴费没有中断,但是缴费基数较低的群体,如果养老保险缴费和视同缴费40年以上,由于现在还有过渡性养老金,一般养老金都能在3000元以上。除非是一些养老金水平较低的地区。
如果说企业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不低,缴费年限也能在40年以上,平均养老金水平差不多也能领取到4000元了。北京有老人按照百分之二三百的基数缴费,养老金甚至能领到1万元以上。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较晚,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也非常划算,养老金普遍在五千元以上,很少有人养老金只有三四千元。
相对而言,现在的养老金水平实际上都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来不断调整的,未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大家的养老金水平也会水涨船高的。
不过,随着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推进,大家养老金水平的差距将会逐渐变小。而且基本养老金将会在基础保障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未来总会是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