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与工作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相比,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可能忽高忽低,为了岁数大时生活有所保障,所以只能自己全额负担养老保险费用。
所以也有人常问,我到底按什么档位交养老保险能更划算些呢?
我们知道,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缴费基数的,如社平工资的60%档、70%档、100%档、300%档等等,不同的省份,档位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
下面,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一看,到底选择按哪个档位交费划算。我们以拿60%档、100%档、300%档三个不同的档位来举例。
如甲、乙、丙三人,分别按前面所说的档位交费,同样缴费15年,三人同时在今年60岁时退休,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社平工资为5000元。
我们来看一下养老金分别有多少?先说说个人交了多少钱?(以下举例忽略利息因素)
假设,甲一共交了5万元,那么甲的个人账户中会有2万元;
那么乙则应一共交了8万3,乙的个人账户约有2万8千元;
那么丙一共交了约25万元,个人账户中约有8万4千元。
退休时,甲能领到的养老金为5000(1+0.6)/2*15%+20000/139=744元;
乙能领到的养老金为5000(1+1)/2*15%+28000/139=952元;
丙能领到的养老金为5000(1+3)/2*15%+84000/139=2105元;
从前面的例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60%档的养老金是744元;100%档是952元;300%档是2105元。100%档比60%档的多花了40%的钱,但养老金的收入只多了不到28%;300%档比60%档的多花了500%的钱,但养老金的收入只多了不到190%。
看到这里,我想您明白了,如果单纯地从收益上讲,交的越多,养老金肯定是越多的,而且以后养老金调整时涨的也越多,但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或者说,养老金是有二次分配功能的,提低限高。
从以上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按60%档交费,在不考虑养老金上涨的情况下,大约需要5年半左右回本;按100%档交费,大约需要7年多点一点才能回本;而如果按300%档交费,则需要近10年才能回本。
当然,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肯定选择多交,多缴多得嘛,但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是少交些更划算。
不知,您交对了么?关注我,每天分享社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