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社保这项社会福利。如今的社保覆盖到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并且近两年我国的社保体系还在逐渐完善,每年都会有很多调整还有新的规定。近两年社保中的养老保险金再次上涨,如果想要在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就需要在退休前缴纳满15年的社保基数。很多没有缴满社保养老基数的人群不用着急,最新颁布的规定,对于一些缴纳养老金但是不满15年的人群开了“绿灯”。
领取养老金要求
很多老年朋友在退休后,却无法领取到退休金,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满足社保领取要求。如今想要在老年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就必须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并且户籍与身份证年纪相同,并且在满足年龄后还需要在退休前缴纳至少15年的社保基数,否则就无法领取。但是有很多人在缴纳过程中因为一些特殊问题出现社保断缴或者无法继续缴纳社保的情况出现,而这些人群不用太过于着急,最近新规发布,只要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办理,大家都可以在退休后领取到退休金。
一次性补缴
所谓一次性补缴就是对于之前缴纳社保中间突然断缴情况的人群,这些人群通过审核就可以一次性将缺少失效补齐。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正常缴纳的大众来说是比较不公平的,所以一次性补缴这种方法也在慢慢取消。截至目前只对极少数满足条件的人群才能选择这个方法进行补缴。比如说是在1961年至1982年听从指挥下乡支援的知识青年,以及在2011钱退休的一些国企职工等。满足这个申请条件的人群还是比较少的,可以说对于如今大部分国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只要符合要求的,还是可以通过申请使用一次性补缴这种方法的。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其意义就是可以继续工作缴纳,等到缴纳满15年的时候再选择退休,这样可以减轻很多经济压力,但是缺点是十分显著,那就是会缩短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时效。如果就差两年的时间达到15年社保缴纳基数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毕竟之前已经连续缴纳很长一段时间了,如果就差一两年没有满足导致以后拿不到养老金,就太浪费了。
而如果临近退休还差十年以上的缴费基数的情况,就不要选择这种方式了,因为如果在延迟十几年退休,对于未来领取养老金是很不划算的。
个人逐年补缴
如果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没有缴满15年社保基数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个人逐年补缴,直到缴满到了15年,未来才能拿到退休金,但是这个方法还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失业后,很多人没有多余的经济来源,按照每年补缴的话,生活经济压力就比较大。这个方案适合于到了退休年龄缴费基数就差一两年的人群使用。但是大家要注意,如果是在退休后选择个人逐年补缴,每年除了缴纳的社保费还要缴纳额外的滞纳金。
转为城乡居民社
我国共有两种社保性质,一种是城镇职工社保,就是在单位上班,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缴纳一部分的社保缴纳体系。而另外一种就是城乡居民社保,这种社保就是属于无工作单位的居民个体缴纳的,相比之下没有职工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好。
其实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做出的决定都要深思熟虑,因为如果一旦选择错误,虽然对于年轻时候的影响不打,但是对于未来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