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家庭,尤其是已经成家立业的80/90后一代,把乡村或城镇的父母接到大城市一起生活,顺便帮忙照看孩子,这成了如今年轻家庭的主流生活模式。
那么十年后,孩子长大了,需要一个独立的房间,城里的房子住不开了,那些进城的父母要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目前来看主要有下面几种办法:
第一、父母回老家住,带来的问题是,父母已经在城市住了十年,回农村老家以后生活会不会不习惯,再者十年后父母也老了,身体不好谁来照顾?老家的医疗条件能不能满足?
第二、在城市再买一个小房子,给父母住。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需要投资几十万的首付,同时房贷也会明显加重家庭的负担。
第三、房子置换,把目前位置好的房子卖掉,在周边位置偏一点的地方买一个面积更大的房子。这样做可能对孩子上学的学区选择带来影响,甚至孩子需要换学校,不利孩子学习。另外,房屋置换需要较长时间,期间可能还要租房来过渡,对家庭生活稳定不利。
以上几种方式,对家庭来说都是比较艰难的选择,有没有折中一点的办法呢?
有些人想到了小产权房。
年前和一个朋友小聚,朋友告诉我他在城市周边买了一个小产权房,准备以后给父母住,人生的一件大事算是解决了。
60多平米,28万,平均一平米4500块钱,而那个位置周边商品房价大概在10000左右一平米。不到一半的房价,享受同样位置的城市生活,想想就划算。
据朋友介绍,房屋交易由村委会全权办理,签订购房合同,加盖所在城区街道的公章。民用水电,煤气入户,村里提供集中供暖,村里的物业,物业费极低,看起来还蛮正规。
而更突破我认知的是,这样的“小产权房”还是通过正规房屋中介机构介绍购买的。中介赚钱也真是不讲武德了。
那这样的房子,买了给父母以后养老住,到底可不可行?
单纯给父母养老用的房子,不需要考虑学区,不需要考虑交通便利,甚至不需要考虑未来是否升值,只要住着舒服,周边生活便利,住着稳定长远就可以考虑。
那么小产权具备这些条件吗?
住着舒服这方面应该没问题,水电煤气、供暖、物业各方面都齐全,虽然不如商品房提供的服务好,但是价格也低,基本生活需求可以满足。
周边生活便利性,小产权也应该满足,一般小产权房都在城市近郊,甚至不少就在城市内部区域(后期被城市外扩包围),物价便宜,附近的生活氛围也适合父母年龄的人群。
住着是否能够稳定长远?这个事就要讨论一下了。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亦称“乡产权房”, 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
所以本质上说,目前小产权房在国内是不合法的。
不合法的东西会长久吗?这应该也是很多人对小产权房避之而不及的原因之一。
目前全国的小产权房到底有多少呢?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小产权房总面积接近66亿平方米。也就说假设房子面积都是66平米,全国就有1亿套小产权房。
据深圳市几年前的统计数据,小产权房占据深圳房屋市场的比例竟高达60%!
这就是小产权房目前的真实情况。
小产权房打了法律的擦边球,可是如今已然成了如此大的规模,要拆除又谈何容易呢?
最著名小产权房
说起小产权就不得不说北京远近闻名的画家村的所在地-宋庄。宋庄案在十年前曾经闹得沸沸扬扬,政府组织强拆违建,画家和村民拼命抵抗,一时间吸引了全国的目光,各路专家们也分成两派,有人说违建应该拆,也有人说要尊重村民的利益。
十年过去了,如今宋庄依然还在,而且还成了北京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市场更是一房难求。
既然不怕拆,那么还有什么风险?
难以转正,身份不被承认
2019年国家发布《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将完成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明确小产权房不得登记发证。
缺少市场监管,容易出现一房多卖的情况
小产权交易过程中,买房人不能去房屋管理中心查询产权情况,不了解这个房子是不是已经转手卖给别人,存在交易被骗的风险。
不能银行贷款,也不能用公积金,只能全款
一般小产权房总价都不太高,这个我觉得还可以接受。
难以获得拆迁补偿
如果真遇到拆迁,就得和村里谈补偿问题,目前的情况,拆迁通常会亏损。
很多人说小产权是低配版的公寓,公寓适合年轻人,小产权适合老年人,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资金够还是建议购买正规住房,毕竟住着安心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