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母养老是每个孩子的义务,有些家庭会因为这个义务而产生矛盾。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父母对一个孩子的偏爱肯定会伤害到另一个孩子。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在未来会有多大的影响。长辈可能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没有问题,但落在孩子心里可能就不是那样了。
家里有了弟弟后,李婷没有了地位。她从小就知道,那是因为她是女生,弟弟是男生。李婷很早就独立了。她知道自己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爱,所以她想在学校得到老师的重视。为此,她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以确保自己的成绩在学年中始终名列前三。高中毕业后,她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前途一片光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母对她说:“学费自己挣。”
李婷会想到这一点。当所有的学生在寒暑假都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她只能去上班,从一个地方冲到另一个地方。她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努力工作。两年来,李婷没有回家过年。她知道回家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哥哥在身边,父母就不会想起她。十年过去了,李停有了自己的家庭,她的事业一帆风顺。她挣钱买了两套房子和两辆车。老公对她很好,这可以看作是对童年被冷落的一种补救。
老房子拆迁后,父母把拆迁款给了弟弟,李婷没有争取。她觉得很正常。直到她的父母想到她来这里赡养老人,李婷才感到惊讶。她问父母:“你给弟弟钱,找我养老干嘛?”我妈听了,骂李婷不孝顺,我爸说的也很难听。李婷一点也不明白。父母怎么能把一切都给弟弟,只有一无所有的时候才想到自己?她不愿意。即使赡养父母是她的责任,她也不能接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
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有一天能自食其力,就不要整天说你爸爸爱你妈妈有多伟大。父母的责任是把孩子抚养到十八岁。李婷的父母没能做到这一点,甚至她自己赚了学费。如果李婷现在过得不好,他们还会让她养老吗?一切未知。李婷发怒是正常的,其他任何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李婷每个月给父母一些生活费,但她不会带他们住在自己家里。
事实上,这是李婷做出的最大让步。父母有时会问自己,当你向他们的孩子要东西时,你为他们付出了什么?经常有人说,什么都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对孩子的态度一直很冷淡,那么在收获的季节自然是意料之外的。孩子的喜好肯定有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几乎是一样的。如果差别太大,不要怪孩子未来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