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惠州市惠城区澳背村换新颜,外出村民返乡养老
2021-01-06 17:32  浏览:608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澳背村村民黄凤燕砌完屋前红砖墙的一段后,摘下草帽,擦去脸上的汗水,休息片刻。去年初,48岁的她辞去深圳的工作,选择返乡养老。“看到家乡环境变好,我们决定落叶归根,回家做点小生意,过个小日子。”她开心地说。

“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把澳背打造成了宜居的家园。”看着常年积存的垃圾被清理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也拆掉了,澳背村党总支书记钟永强不由感慨道。自去年8月,在惠城区全域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带动下,澳背村的风貌有了很大提升。

近年来,惠城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后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清洁夏季大行动、危旧泥砖房清拆整治行动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活动,全域村庄的环境质量迎来新一轮的提升。据统计,目前全区142个行政村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党员干部带头干

清拆废旧房屋超百间

“2020年9月25日-10月12日,拆除破旧危房、断壁残垣、废弃猪牛栏6间共200平方米;2020年10月23日-29日,拆除破旧危房、断壁残垣、废弃猪牛栏20间共500平方米……”澳背村村委会的工作台账上,详尽记录了村里的危房拆除情况。

“拆掉危房旧房是对大家的安全和村里的环境负责。危房不拆,万一遇到灾害天气或者突然倒塌,砸伤人怎么办?”欧阳凡介绍,早先“三清三拆”工作是该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最难啃的骨头”,“很多群众不愿拆除自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对我们的工作抵触情绪很大。”过去村里的“拆旧”工作推动起来困难重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也面露难色,如何动员群众支持清拆工作成了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欧阳凡表示,“宣传动员工作是否得当,将对下一步改善村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欧阳凡说。

去年8月开始,钟永强和欧阳凡带着村干部上门入户劝导群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经过多轮宣讲和劝说,大多数村民愿意配合拆除自家的危旧房屋。

钩机终于开进了村。看着一间间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倒下去,村干部们脸上洋溢出欣慰的笑容。“一路走来,大家真不容易。”欧阳凡感慨道。

“旧房子拆掉了,垃圾清理了,我们回来住得更舒心。”黄凤燕说,早些年因村里环境破败,自己选择了外出务工,如今看到村里环境变好,落叶归根的决心更加坚定。“村干部们工作认真细致,他们带头拆自家旧房,那我也愿意配合,我们一起美化家园。”她说。

据介绍,目前澳背全村共清拆危旧房120多间,拆除违章乱搭建筑物100多间。“旧房一拆,就有了闲置用地,我们正在考虑如何盘活闲置房屋和土地,壮大村集体产业。”钟永强说。

筹款捐资提风貌

臭水塘变身村庄一景

拆旧房只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提升村庄的环境质量,成为村干部们新的关注点。钟永强表示,把村庄的臭水池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一次有效的探索。

据介绍,原本村内的池塘四面封闭,不通活水。加之村民未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长期将生活垃圾、废水污水等直接排进池塘,导致池塘内水体黑臭,常有蚊虫滋生,“天气一热起来,臭气熏天!”回忆起从前,住在池塘周边的村民们苦不堪言。

“为解决黑臭水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向区里反映情况,通过筹集资金、给水池安装截污纳管等措施,有效抑制了生活废水排入。”欧阳凡说,为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村干部们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效果显著。“村民现在不会往水里丢垃圾了。”

如今,澳背村的池塘边种着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成为村里一道风景线。“水生植物能吸附水体里的污染物。”欧阳凡说,村里发动乡贤筹集资金,其中一部分购置了美人蕉,用于净化水体,池塘周围的环境得到有效美化。

据统计,惠城区财政先后投资10亿元,整改了42座不能正常运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采用EPC模式完成三栋镇52个自然村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稳步推进227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目前,惠城区污水收集率已达94%,污水治理率达57%。

此外,据钟永强介绍,原先村里缺少路牌,村民偶尔还会迷路。“在乡贤的资助下,自然村现在都树立起美观醒目的路牌,便民利民。”

创新奖惩机制

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一大早,村里的文明户蔡松发便开始清扫庭院周围的垃圾和落叶了。“发挥文明户的示范作用,效果不错。”钟永强说,通过蔡松发的带动,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主动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

“我们重视对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维护,不断探索有效的奖惩机制,要让村里的环境一直干干净净。”钟永强表示,澳背村通过“卫生环境红黑榜”等考核机制,将现代企业管理的机制引进环境保洁中,提升村里的清洁程度。“我们在村里推行网格化治理,将村里分成不同的网格,四个村小组组长对所管辖区域的环境卫生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人。”他说。

“通过孩子带动引导老人建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钟永强说,“小手拉大手”是提升村里环境的有效一招,将环保意识贯彻到校园中,并让小学生充当村里的卫生监督员,平时上下学顺路检查环境,现身说法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

惠城区以“互学互评”活动、“干净整洁标兵户”评比、“红黑榜”机制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改善提升全城村庄环境。据了解,全区农村保洁具体工作范围扩大到“六边一区域”,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已达到“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目标,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来源:南方农村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6cb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