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善的社保体系。自1992年我国社保体系初初建成,社保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将近30年了,而如今,社保的完善程度以及保障度都是十分高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缴纳社保。
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13.35亿人持有社保卡,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可见人们都认识到了社保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缴纳社保的金额是不同的,这和我们缴纳基数是有关系的。
而如今,2021年,多地都“官宣”调整了社保缴纳基数,每位参保人的缴纳金额又要发生改变了,事关上亿人,大家一定要注意!
多地“官宣”社保基数变化
2021年6月11日,山西人社厅就公布了2021年度社保缴纳基数的标准,按照统计局发布的全省上年平均工资64708元,从而得出月平均工资5392元。因此,山西省最新的缴费基数为上限16176元,下限3235元。
而看2020年该省的缴费基数,上限为14496元,下限为2739元,可以得知2021年分别上涨了1680元、496元。不仅是山西省,此前山东省也曾公布文件,规定了2021年暂时性的社保基数。
据山东省人社厅公开发布文件表明,在2020年平均工资水平还未公布前,2021年度社保缴费基数将按照上限19012元以及下限3457元执行,而等到平均工资水平公布后,将按照300%以及60%的上下限进行“多退少补”。
虽然是暂定的一个缴费基数,但是和调整后的基数相差也不会太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的社保缴费基数较上年上涨了。据悉,2020年山东省社保缴费基数为上限17284元,下限3269元。
对比来看,2021年的缴费基数上限增长了1728元,而下限则增长了188元。除此之外,包括太原、南京、绍兴等多个地区目前已经开始了社保缴费基数的申报工作,每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都将产生变化。
而纵观各地社保基数的调整,其实都跟平均工资离不开关系,按照缴纳基数的计算方法来看,就业人员上年度平均工资越高,就代表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基数上涨,就意味着人们缴纳社保的金额更高了。
同时,平均工资不仅影响社保缴费,工资、养老金、公积金等等都将会受到影响。
工资、养老金、公积金都将受到影响
首先是工资,上文提到,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会导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下限增加,而缴费基数增加就意味着缴纳社保的“档位”提升,要缴纳的金额自然也会上涨,而缴纳金额是从工资中扣除的,如果工资变化不大,那么到手的工资可能会减少。
其次,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上限也是根据上年度平均工资来制定的,例如北京地区,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00%,假如平均工资上涨了500元,那么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限就会增加1500元。
最后就是养老金,大家都知道,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受多方面影响,包括缴费工资、缴费年限、挂钩、倾斜、平均工资等等,也就是说,平均工资上涨,养老金也会随之上涨。
所以说,平均工资影响的不仅仅是社保缴费,工资、养老金、公积金都会随着平均工资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基数增加,缴纳金额增加,那么享受到的社保待遇自然也会提升。
养老金会上涨,公积金可以存入更多,这对于每位参保人来说都是比较划算的。其实,2021年,除了缴费基数的变化以外,社保还有2大利好消息,参保人的“待遇”将会再次提升。
2021年社保2大好消息
第一,社保优惠政策再次延长,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了许多人的收入,而缴纳社保也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难事”,因此国家特地推出了“阶段性减免社保”的政策。
本来这个政策在2020年底就已经停止了,但是据人社部表示,由于风险仍旧存在,许多企业都存在缴费压力,于是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两项险种的费率减免政策将会持续到2022年4月30日。
第二,多地均已实行灵活就业补贴。大家都知道,灵活就业人员是自己缴纳社保的,因此缴纳的“压力”会比职工大一些,而针对个别灵活就业群体,许多地区也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给予补贴。
例如福建省,针对灵活就业但就业困难,或2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在这两类群体缴纳社保时,可以向当地相关部门申请补贴,最高可申请缴纳金额的66%,除此之外,湖南省和青岛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综上所述,由于上年度平均工资的变化,多地均已对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作出调整,而且,平均工资还会影响养老金、工资、公积金等多方面,同时,社保又有两大利好消息传出,以上种种,对于每位参保人来说,都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说,大家所在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缴费基数的申报了,一定要及时申报,平时也要密切注意社保部门下发的相关信息。你们那的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