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6月20日晚,黑龙江人社厅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调整通知,成为今年继上海、陕西、宁夏、河北、辽宁等地之后,全国第21个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地区。
通知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底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含退职)人员调增养老金。人均养老金水平增幅为4.5%左右,7月1日前完成落实发放。
截至目前,全国还有10个省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分别是青海、四川、山东、云南、浙江、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海南。
但无论是丑媳妇、还是俊媳妇,早晚都是要见公婆的。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预计7月1日前,所有地区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都会水落石出,也基本都会完成发放。
下面,青青先为朋友们梳理黑龙江今年养老金调整的特点和变化,然后再为朋友们介绍调整细则,最后进行案例演示。
一、特点
1、养老金水平偏低
今年黑龙江的养老金调整仍然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三部分。和其它大多数地区的调整方案相比,黑龙江养老金最大的特点是水平偏低。尤其是定额调整标准,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标准,以及人均上涨金额,都排在全国最后几名。
2、倾斜调整有亮点
倾斜调整是黑龙江地方养老金政策的唯一亮点和骄傲。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老革命、老职工、普通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退军转干部等五类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
二、变化
和2020年的调整方案对比,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变化可概括为“一增两降一持平”。
所谓“一增”:指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比例,和2020年相比,有所提高。
所谓“两降”:分别指定额调整标准、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标准,与2020年相比,均有所降低。
所谓“一持平”:指倾斜调整标准,与2020年持平。
从调整效果看,和本省人员相比,缴费年限长、养老金水平高、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退军转干部这五类人群多涨钱。尤其是老革命,上涨金额相对最高。
三、 调整细则
1、定额调整
每人增加35元。去年的标准是40元,同比减少了5元。在全国属于次低水平。
2、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挂钩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每满1年,增加1.6元,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体现长缴多得和社会激励,在全国属于略为偏低水平。
去年的标准分别是2元,同比减少了0.4元。工龄的单价缩水了。
(2)与养老金水平挂钩
和本人2020年12月底养老金水平挂钩按比例增加0.97%。去年是0.79%,同比提高了0.18%。这一水平和其他地区横向比较,算低水平。
即便如此,在全国也属于低得很难看的数字了,低于1%全国罕见,对养老金水平偏高的退休人员不利,不足以体现多缴多得。
不过黑龙江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近年来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试比较,2019年0.76%,2020年0.79%,2021年0.97%。
3、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下列五类特殊退休群体,额外增加养老金。调整水平和去年持平。
(1)向老革命倾斜
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建国前老工人:1945年9月2日前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5年9月3日后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
(2)向老职工倾斜
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建国前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15元。
(3)向高龄老人倾斜
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满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按年龄分两档,额外增加养老。其中,年满70-79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及以上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4)向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
一、二、三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5元、10元、15元。
(5)向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倾斜
执行兜底政策。确保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全省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四、案例演示
顾伯伯,2020年12月养老金3000元,81岁,缴费年限40年。按照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每月可以增加168.10元,调整后月养老金水平为3168.10元,养老金增加比例为5.6%。
具体计算办法说明如下:
1、定额调整:35元/月
2、挂钩调整
与缴费年限挂钩:1.6×40=64元/月
与养老金水平挂钩:3000×0.97%=29.10元/月
3、倾斜调整
高龄倾斜:40元/月
合计增加金额: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35+(64+29.10)+40
=168.1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