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市政政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聚焦养老服务
2020-12-29 17:05  浏览:5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绵钦)近期录制的今年第十期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聚焦养老服务,市政政委员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养老机构代表,以及部分群众代表,围绕“加快照护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展开协商。

建立养老护理行业标准和规范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养老照护人员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平均年龄高、流动性大、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凸显。

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秘书长欧阳智鸿指出,目前,广州现有的照护人员很多是下岗人员或者从边远山区过来的一些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没有职业的归属感,而且薪资比较低。

那么,能不能提升养老照护人员的工资水平?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民政局一直在努力推动,一是联合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广州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对护理员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和采取就业补贴,岗位补贴等10项措施。二是修订了《广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管理办法》明确政府资助的资金应当优先用于提高护理员的待遇,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接下来还将指导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国家的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标准,结合护理员自身的技能等级和服务水平,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以此来留住人、吸引人。

除了工资薪酬,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缺乏,也制约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赵阿姨是广州一家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非科班出生的她,在从事这份工作之前并没有太多照料老人的经验,一路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她说:“我们做护理员是一种技术活,照顾这些失去智能、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有点难。我们这个行业是没有什么培训的渠道,(依靠)从业几年积累的经验去照顾老人。”

市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邓方阁认为,老年照护工作也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专业,广州近期也出台了《广州市实施“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工作方案》,提出了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机构养老院、居家养老的一种社区家政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但实际上广州是90%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的这种护理人员不同于普通的护理,一定是相当有一定专业的医疗护理。他建议要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专业培训。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回应,为了推进医疗护理员队伍培训,市卫健委主要是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培养师资,带动整个医疗护理员的技能和素质的提升,目前已经有486名的护理骨干。二是按进度推进医疗护理员的培训,目前已经完成了1.4万人次的培训。三是组织医疗护理员的技能大赛,大大地激发了医疗护理员的从业的积极性。四是支持和鼓励医疗机构向人社部门申办家政服务的培训基地。目前指定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市的试点单位,对在岗的医疗护理员组织规范化的培训。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广州市在实施国家养老服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广州的实际相继发布了《广州市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来强化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制定《广州市养老服务信用信息使用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失信和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员实施联合的惩戒。

推动多方合作,拓宽供给渠道

为了解老年护理专业招生情况,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张嘉默前往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听取同学们的想法。张嘉默表示,现在老年护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一是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专业普遍认识不够高。二是这个行业比较辛苦,比较劳累,社会认可度又比较低,普遍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不是很公平,薪酬待遇水平不高。三是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要更一步的完善,政策的引领作用和制度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他建议,要加强宣传,加强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识;要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证他们薪酬待遇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通道;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规范服务渠道的供给,通过服务行为的再塑造,来改变目前的现状。

对此,市民政局相有负责人回应,在提高护理员职业认同感方面,广州也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市政府在入户、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上明确向护理员倾斜;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优秀护理员的感人事迹,支持行业协会举办“点赞最美养老服务人”的活动,让老百姓了解、理解、尊重护理员;此外,还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引进智能化的设施设备,降低护理员的工作强度。接下来,将继续建立健全护理员的评价和褒扬的机制,让社会认可尊重护理员这个职业。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人社局的职能,将通过高水平的培训,来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制定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实行优质优价;进一步推动整个养老行业的正规化建设;要加强宣传引导,对于一些好的养老服务企业和优秀个人,政府在开展一些表彰奖励的过程中,应该向养老一线的优秀单位和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倾斜。

完善养老护理职业规划机制

刘阿姨从事养老照护工作已经好几年,她一方面很热爱这份工作,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自从“养老护理员”证书取消后,她明显感到未来的发展受到限制。

据了解,2019年,国家教育部推出“老年照护”1+X技能证书,但考生需要取得相关专业的学历证书才可以参加考试,大部分像刘阿姨这样非科班出生的照护人员都不具备考试资格。

张嘉默表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培养和证书等级认证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薪酬待遇、个人的发展通路是否通畅,也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养老照护服务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建议将照护服务纳入职业序列纳入学科建设的发展项目规划当中去。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评价的制度,广州组织龙头企业进行试点,目前有两家(企业)已经开展了这个方面的等级评定,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一些部署,把等级评定工作进一步地开展好。同时,还建议各个用人单位建立好技能岗位设置、薪酬待遇机制,帮助员工建立清晰的一个职业规划。

【来源:信息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cd9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