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服务领域领域首个全国性综合指导意见发布
2020-12-29 16:50  浏览:18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经济导、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刘润报道 12月29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更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围绕着“监管什么、谁来监管、怎么监管”3个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具体来看,“管什么”就是要明确监管重点。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介绍,“《意见》从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加强涉及资金监管、加强运营秩序监管、加强突发事件应对五个方面,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管设施,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

其次,“谁来管”就是要落实监管责任。上述负责人表示,《意见》从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府主导、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大监管格局,明确各方职责任务,特别是明确了直接涉及的16个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同时,“怎么管”就是要创新监管方式。《意见》从加强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信息共享、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能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行业监管、综合监管的协调配合机制,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作为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指导意见,《意见》在众多些方面有重点的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监管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来监管。所有的监管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形成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重要措施。

体系创新。《意见》进一步弥补了养老服务体系的监管短板和不足。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养老服务的文件,取得了明显成效。《意见》的出台强化了养老服务的监管,完善了一手抓扶持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两手并重,相互促进。丰富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健全了养老服务在制度体系上的“四梁八柱”。

模式创新。形成了事中事后监管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新型监管模式,为深化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改变了从原来围绕“许可”进行监管的模式,针对取消许可后的新情况,强化宽进、鼓励参与的同时,突出了过程监管、结果监管,完善了事中事后的配套监管制度,确保了养老服务行业放得开、管得住。

机制创新。搭建了养老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同机制。监管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意见》在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强调行业管理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协同协作,打破了过去的条块分割,形成了相互配合的综合监管机制。

措施创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体的监管举措,也借鉴了很多领域有效的监管做法,总结了四年多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实践中的创新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监管举措,比如在养老机构的公共场所要求安装视频监控;对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安全隐患的,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突发的、影响到安全和质量的事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包括责令养老服务机构暂停服务、停业整顿,或者采取紧急措施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理;加强信用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等一系列新措施。


发布人:203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