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粮食安全一再被中央强调重视,但要想实现粮食安全,光停留在口号上不行,光有重视度也不行。有什么办法才能让粮食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又是责任方积极主动呢?老胡这里还要再次强调一下土地养老法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土地养老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全村土地,以粮食生产为主其他经济作物为辅,用这样作物的收益,来为全村60岁老人养老。这样算下来基本的比例是10亩地养一位老人。大致上多少钱呢?每位老人在不需要参与任何劳动的前提下,每月每人可实现700元左右,加上现有的基础养老金100多,就是800元。这个钱数对于农村老人养老,虽然算不上幸福生活,但在目前也算是过得去了。
这里面的各种数据来源和分析,老胡有专门的视频合集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这套方案的应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老胡合集里找到去听。今天不展开这个内容。今天要说的是这个土地养老法,对于粮食安全的落实,真的是有无缝对接的作用。
理由是这样的,全村土地样全村老人,为什么是以粮食为主?因为任何时候粮食不会滞销,再者粮食价格受国家保护。所以粮食的特点是稳当,稳定。这个稳当稳定又与养老钱必须要稳定这个特点相吻合。
再说下,在老胡的土地养老法当中,就是以粮食收益为主的,种粮食的特点就是收益低,但稳定。就是以这个最保守的算法,可以实现农民养老。如果再搭配一点其他经济作物,这个养老的保障性就会更好。比如种大葱的收益可能一亩顶10亩粮食,但是也能10亩赔的不如一亩粮食收益多。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高风险。拿捏好这个比例尺度就是一门科学。
因为是以粮食为主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村庄来说,都会想方设法地利用好每一分耕地。不仅会从主观上主动地积极地提高粮食产量,进行高效生产以外,还会尽可能地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只有这样做的越好,村里养老问题就越进行地好。
农村的土地集体经营统一操作,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土地使用方向也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农民来说,要实现的是养老,可对于国家来说,实现的却是粮食安全。一举两得,两头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