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根据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未来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也成了急需国家要去优化解决的大事。在这个时候,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出来。养老保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可以购买,同时,国家也规定了领取养老金的两条硬性标准,第一是养老保险必须缴够15年的时间;第二是必须达到养老保险中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所以意义上讲,只要满足了这两点每月就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了,但是依然有5种意外情况会导致养老金的领取受限。
养老金领取资格未经认证或社保卡金融功能失效
养老金的领取是从退休开始直到去世结束。国家为了避免老人在去世以后,家属继续违规领取养老金,从而导致养老基金流失的情况发生,所以出台了退休老人每年都必须进行相关领取资格认证的规定。在最初,资格认证必须本人到社保局进行认证,但这样会造一些异地老人的极度不便,所以国家慢慢地在各地推行了联网的社保APP。退休老人可以在APP上进行相关认证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如果是独居老人对智能手机也不太了解,那么通过大数据也可以与退休老人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数据反馈就可以知道退休老人的生活状态,一旦大数据监测到退休老人失去了“社会活性”,那么就会停止发放养老金。
国家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简化各种手续流程,为的就是减少老百姓在办理业务时可能会遇到的麻烦。领取养老金的基本都是身体健康大打折扣的老年人,所以国家在2019年就对养老金的发放及领取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在以前,养老金的领取是退休老人提供什么渠道,就通过什么渠道发放,这样极大地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老人在存取养老金时也会面临一些麻烦。所以国家规定从2019年10月18日起,国家统一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但是有一点需要退休老人们注意,那就是社保虽然具有金融服务功能,但是必须体现携带社保卡到对应的银行网点,进行金融功能的激活。如果社保卡的金融服务功能处于沉睡状态,那么养老金是无法到账。
退休人员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如果退休人员违反了国家某些规定的话,养老金也是不会发放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退休老人触犯了法律,被依法关押或者劳动管制。那么在服刑期间,退休人员不仅不会获得养老金,而且如果在服刑期间养老金有所上调的话,他们也是享受不到的。不过只要不是犯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或者死刑、无期徒刑等罪,领取养老金的权利是不会被剥夺的。在出狱或者劳改结束以后,退休人员依旧可以领取到和进监以前同样水平的养老金。
第二种就是因为个人债务问题,被债权人起诉至法院的。有些老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欠下外债,当他们退休以后,有的会拿自己退休了没有收入作为赖账的借口。但是欠钱不还到哪儿都说不通这个理儿,只要债权人将退休人员起诉至人民法院。经过法院审核后,就会停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而是通过一系列手续将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转到债权人的账户上。直到债务偿清后,养老金才会继续发放到退休人员的社保卡中。
失踪超过六个月
还有最后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退休老人在失踪超过六个月的话,就会停止该老人的养老金发放。国家规定,如果退休老人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任何意外因素导致六个月的时间,都不能与老人取得有效联系的。在前六个月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存条件,会正常发放养老金。如果超过六个月的时间还未能联系到的话,就会停止养老金的发放。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终止了养老金的领取资格,只要老人能够重新回到社会当中,养老金还是会继续正常发放,并且会将失踪期间累计的养老基金一次性达到老人的社保卡中。以上就是退休人员无法正常领取去养老金的五种情况,中国作为以人为本的国家,在保障老百姓基本权益上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这五种情况的推出其实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养老基金库的流失,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这些调整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养老服务地升级。近年来,国家也切实通过这些政策达到了养老金连续17年上涨的好消息,从而做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