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金几乎每年都要涨。今年养老金也已经涨过了,从7月份开始,各地的养老金都会按最新的额度发放。退休老人福利待遇变好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也有很多人担心养老金已经连续涨了这么多年,以后还会再涨吗?
据统计,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已经连续17年上涨了。养老金上涨的依据在于每年的居民平均收入和交社保的情况。我国经济这几年上涨趋势较为平缓,但总体还是呈上涨趋势,遇到疫情这么严重的突发情况,我国的经济也呈正增长。所以只要不出意外,养老金之后还是会持续增长的。为此我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外公布的十四五计划专门明确了社保和养老未来发展的目标,让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呈稳定发展的态势,在保持平稳的条件下保持增长。
该目标还明确提出,从今年到2025年,这5年间要切实考虑人民的利益。今年是我国养老金连续上涨的第17个年头,又因为这条明确划分出来的年限,未来5年养老金不出意外还会继续上涨。
我国人口有14亿,退休的人员大概1.2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重,退休人数在未来肯定会变多的。有专业人士统计,我国预计将在2022年多增加1/3的退休人员,等到了2025年,我国全国范围内大概会有1.6亿退休人员。这个涨幅是非常可怕的,我国人口增速已经比较缓慢,年轻人的生育欲望比较低,就算开放了二胎三胎政策,劳动力稀缺的现象也没有解决,缺乏劳动力就代表没有足够的人去缴纳社保,那对于退休人员来说福利也很难得到保证。
有心之人就会发现,这两年我国养老金虽然依然在上涨,但是涨幅呈下降的态势。不过一四五规划一出,养老金未来的涨幅还会下降吗?
答案是不好说,每年养老金的上调或下调并不是简单决定的,而是需要按照当时社会的情况、社会发展程度、社保缴纳情况等,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物价水平以及人民的平均收入。要多方面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制定具体的养老金发放标准,毕竟养老金是从社保里出,国家也不能随便印钱,因此养老金的变动一定是要符合国情和科学的。
不过因为要以人为本,所以社保局在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物价因素,毕竟物价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物价上涨,而养老金没有随之变化,那而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就会下降,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最近这几年,我国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工资基本上是并轨上调的,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会参考在职员工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如果社会总体平均收入上升,那养老金一般也会上涨,毕竟退休的人曾经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能因为国家和社会发达了,就忘记了曾经奉献过的人。因此当劳动人民薪资提升,社会经济水平提高,退休人员也有资格享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拿更高的养老金。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一旦提升,社保的基金账户负担必定会增大。养老金的发放一般都来自于我国社保的基金账户,因此在制定养老金发放标准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基金账户目前的承受能力。社保基金账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在职人员或者灵活就业人员交的社保,我国现在养老金账户总体呈亏损趋势,基本上都需要国家额外补贴很大的部分。
目前来说,社保基金库还能支撑现在的养老金支出,但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我国的社保账户肯定会迎来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在制定养老金发放标准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养老金账户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提升退休福利,这并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我国未来几年养老金发放金额应该还是会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涨幅多少就不是很好判断。毕竟涨幅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可能涨幅会变大也有可能变小,具体还是要看当时社会的情况。不过国家肯定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先的,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度操心未来养老金的发放情况,要相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