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没有工作的农民要吗?真是个好消息落实3条建议,享受幸福生活
昨天,小编发表了一篇《给65岁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从大家讨论的话题来看,其实发现一种现象并不难,那就是几乎每个农村家庭都面临着养老这一共同难题!而且对“退休金”这样的福利和保障,可说是咱农民盼望已久了!
然而,就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与经济发展状况而言,未来3~5年内,农民“退休金制度”将难以落实!而且要解决养老难题,就需要按照“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多缴养老保险,只有这样,才能在60岁后,领取一大笔退休金,不必再为养老烦恼。
虽然如此,但是,又有多少农村家庭能够负担得起高水平的养老金呢?对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五千块钱就是一大笔开销!假如把这些钱都交了养老保险,再过15年就只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了,试想,又有多少农民具备这种思想意识呢?
现在,60岁的农民成了外出打工的苦力,而且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辛苦工作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养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欠了外债,或者是为了给下一代买房子。然而,60岁以上的农民已失去竞争力,被雇主拒之门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所以,在赚钱难,养老难的双重背景下,60岁的农民又该怎么办呢?就此问题,有网友提出三点建议,据了解,这三点建议正在一些农村地区逐步推广,受到咱老百姓的普遍欢迎!那究竟哪3个好的建议是正确的呢?没有卖点,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①项目: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尽管基本养老金的标准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17连涨,但除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外,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仍仅有200元,即使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养老金也不足以解决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因此,有网友提出,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再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以进一步缓解养老压力。
②项:提高老年津贴的标准
据悉,目前全国各地像河南、山东、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都已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了高龄津贴政策,针对70岁以上老人分年龄阶段实行不同补贴。然而,与基本养老金相似的是,高龄津贴的数额标准或越发达地区越高,三四线城市高龄津贴的标准或较低,并不足以解决养老问题。所以,提高高龄津贴的标准也被不少网友提出。
第③项:推行“集中供应”
在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背景下,集中供养、医养结合这一新型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年人的青睐,如若能加快推进“集中供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那养老问题能否得到缓解呢?此外,单纯养老院的养老模式已逐渐被时代抛弃,集中供养新型养老模式的兴起注定是今后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之举!
以上三个提案,从目前来看,正逐步得到落实和推进,国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从以前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中可以看出。而且,洗脚业、老有所养是农村养老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最终目标,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农民面临养老困境,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养老制度的逐步完善,与老人相关的福利和保障也将得到落实!到那时,养老难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