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废物式养老”引争议:子女自以为的孝顺,实则正在摧毁老年人
2020-12-19 21:42  浏览:93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个特别怪的现象,“老人宁可一个人住自己的破平房,也死活不愿住进子女宽敞的大楼房”。

其实,这是老人在拒绝废物式养老的表现,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01中国特色——废物式养老

中国是一个倡导孝文化的国家,如果哪家的孩子不孝顺老人,不仅会被街坊朋友笑话,更会被社会舆论谴责。

老人含辛茹苦几十年将孩子养大,孩子自然也希望老人岁数大了以后,可以乌鸦反哺,让老人享享清福。


接老人住宽敞明亮的楼房,每天陪伴老人,做点可口的饭菜、出入有电梯、平时在园区里散散步遛遛狗,是中国多数子女眼中的养老标配。

殊不知,这种儿女自以为很孝顺的养老方式,实则正在摧毁许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因为这样的养老方式,正在无形中慢慢将老人“废物”化,因此也被称为“废物式养老”,如今引发了巨大争议。

虽然生活环境变得更好,然而心情却越来越糟,熟识的街坊被陌生人替代,自由随心的生活方式被儿女的科学养生替代,满园的蔬菜被钢筋水泥替代,安静的夜晚被汽车声替代。

尽管不需要种园子,不需要养家禽……貌似生活中除了吃就是睡,看似清闲,可老人只感到孤单和空虚。


最惨的是,很多新鲜事物确实让老人感觉很好却又因不会用、变得很闹心,觉得自己与时代脱节,已经老了、什么都不会了、废物了。

这就是为什么享受养老标配的老人,脸上笑容越来越少、越来越无精打采的缘故,也是很多老人宁可住平房也不愿意进城住的原因,快停下吧。

02让老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真孝顺

“老人操劳一辈子,让他们晚年享享清福”的想法没错,但享清福一定就得是被圈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吗?


人活一世,小时候被家长管束、长大了要为孩子付出几十年,还要赡养老人,等终于可以为自己活,过随心所欲的生活时,一切又不由自主了。

我想,很多老人都想看看没看过的风景、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而不愿被束缚在一个冰冷的房子里。

德国86岁老太太在世锦赛上表演健美操,凭借优美的体操动作和超棒的平衡感,在双杠和自由操表演中惊艳全场。

英国90岁二战退休老人,因为喜欢工作,退休后在俱乐部当保安,又持续工作了30多年。

中国68岁的极限运动狂人何葵明也曾说:“我的青春是从60岁开始的”。


人老不老,从来不是由年龄界定,而是心态,只要自己认为自己不老,就能将晚年生活过出不一样的精彩。

还记得2008年年过半百的老哥俩,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用一辆三轮车拉着80多数的母亲走过全国50个地方,总行程7000多公里的新闻感动无数人。

作为子女,我们孝顺老人没有错,但养老不该是我能给你什么,而是给你你想要的。

03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是子女给予的最大的幸福感

当然啦,大多数老人没有如此宏大的理想,只想待在熟悉的家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

子女把老人接到家方便照顾是对的,但也要想想,白天年轻人都出去上班,留下老人自己在家,身边没有认识的人可以聊天,外面的环境太复杂又不敢走远,是多么难受。

还有的老人拥有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让他们待在城市里反而是种煎熬。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智慧、眼界、洞察力,很多时候是年轻人都比不了的,这是社会沉淀下的宝贵财富。

老人对我们的小家同样价值巨大,不要因为我们会很多他们不会的东西,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废物。

没事教老人用用手机,干点力所能及且不至于有危险的小事,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散步,偶尔叫上几个熟人来家一聚,我想他们会更幸福。哪怕是出去跳广场舞,或者和其他老人钓钓鱼。


孝顺从来不是自以为是,应该是由心而发。


发布人:f73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