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现状,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要在以后逐步推进“延迟退休”制度,因此“延迟退休”问题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成为百姓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毋庸置疑,“延迟退休”这一制度,一旦执行起来,职工的工作年限增加,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会顺延,这样一来,退休后享受晚年的时间也就相应缩短。
关于“延迟退休”这一话题,引发了大量网友们的关注,并纷纷留言评论到:
“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继续工作,那怎么办呢?”
“现在有的岗位根本就不需要年纪大的人来工作,难道延迟退休能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现代经济社会,工作岗位对于专业能力和体能来说要求越来越高,年纪的增加能够胜任其职位,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难以考量的问题。所以说,延迟退休可谓是困难重重。但即便如此,“延迟退休”还是迫在眉睫,具体实施也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在将来“延迟退休”这一制度的执行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由此而带来的养老金增加的情况。在社保分别交满15年和16年的情况下,在退休领取养老金时,金额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吗?
社保账号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两个账号,无论是在职员工通过公司缴纳,还是作为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来缴纳,都分别计入这两个账号内。因此,基本养老金就等同于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的总和。
养老金计算方式:
△个人养老金的金额=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计发月数,50周岁为195,55周岁为170,60周岁为139。
△基本养老金的金额=全省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金额×(1+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此外,退休养老金还会受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社会平均退休名额、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交15年社保和交16年社保的区别:
正常来讲,交16年的社保比只交15年的社保多缴纳1年,所以缴费年限增加了1年,个人账户余额相对就会增加1年的收入和利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缴费所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其实差别不大。
实例说明分析:
某退休地区的社平工资是人民币8000元,每年缴纳8000元,社保分别交满15年和16年,历年缴费指数是1,那么在60岁退休的时候能领取的养老金是多少呢?
在计算之前,我们还需要知道不同缴纳年限,在不计利息的情况下,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是多少?
交满15年:个人账户存储金额约为8000×40%×15=48000;
交满16年:个人账户存储金额约为8000×40%×16=51200。
交满15年:60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取的个人养老金=48000÷139=345.32元;
交满16年:60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取的个人养老金=51200÷39=368.35元。
前者比后者让个人养老金每月仅少领23.03元。
那么,基础养老金又会相差多少呢?
交满15年:60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取的基本养老金=(8000+8000×1)÷2×15×1%=1200元;
交满16年:60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取的基本养老金=(8000+8000×1)÷2×16×1%=1280元。
前者比后者仅少领80元。
最后两者相加可以推算出:
15年社保每月可以拿到1545.32元,16年社保每月可以拿到1648.35元。
因此,在这两个缴费年限下,两者领取的养老金差额只有103.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