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郑大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智慧养老床位建设已逐步成型
2020-10-12 19:00  浏览:37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 陈玉尧 实习生 徐伟民 李明扬)

10月12日,“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康养产业新发展”主题论坛在郑州首慈·乐康养护院召开。此次医养结合论坛,由河南省医养结合研究会主办、河南省职工医院和首慈康健养老集团承办。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张明锁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9月中旬,我在民政部参加了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果验收复核评审会议,和第三批改革试点的评估指标比较,感到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建设与运营是居家和养老服务业向纵深、实效发展的方向。”张明锁说。

他认为,养老服务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可以用“缺”来概括:缺资金、缺设施、缺服务、缺人员,其中最缺的就是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小、散、粗、低”的问题,要用标准化、专业化解决“粗”的问题,用规模化、连锁化解决“小、散”的问题,用智能化解决普及性与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此前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康复机构虽然能够解决医疗和一定时期内的护理问题,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还难以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张明锁表示,“智慧养老+互联网+医疗服务+专业护理”家庭与社区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已逐步成型,未来将构建“以家庭养老为核心、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普惠型、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街道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就近即可获得安全便捷的服务。

“在街道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医疗、护理、康养一体化床位也很有必要,特别是能够适应缺乏亲属护理的失能老人和重症老人的需要。”在参观过不少康养基地后,张明锁表示,大医院要把医疗康复服务向社区与家庭辐射,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指导家属和专业护理人员做好医疗护理与康复保健等工作。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发布人:8f1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