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认为:退休金和工资是没有可比性的,谁高谁低,都很正常。作为负责企业退休管理的HR:我所在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3500~5000元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当地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高于职工的工资,重点在于比较的对象是谁,以及对二者概念的理解。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支付渠道有差异。二是退休身份有差异。三是计算方式有差异。下面结合问题,做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我国目前养老金的现状
我国养老保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国平均养老金在3000元/月左右;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平均养老金在150元/月左右。从养老金的平均水平来看,还是比较低的。如果与各地的在岗人员平均工资相比,至少要相差3000~5000元左右。从平均养老金和在岗人员平均工资的角度来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不高。
二、养老金比在职员工工资高很多,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一)支付渠道有差异
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支付渠道是养老保险基金,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16连涨,平均涨幅5%左右。也就是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都在增涨。而在职人员工资的支付渠道是企业,主要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企业收入高,有利润,职工的工资相对就高。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职工的工资相对比较固定,除非涉及到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否则,很少有企业连续16年调增职工工资的。
从支付渠道来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都在增涨,而且企业在职人员的工资相对固定,因此,即便是退休时养老金低一些,涨几年也就高了。
(二)退休身份有差异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在养老金并轨前,他们的退休金高得离谱,是企业退休人员的1~2倍左右。并轨以后,养老金看似差距在缩小,但是又引入了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这样一来,他们的退休待遇反而更高了。
所以,如果用企业在职人员的工资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相比,那显然大部分企业在职人员的工资是低的。
(三)计算方式有差异
养老金的计算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年龄、退休地点等因素有关。工资的计算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岗位性质、个人业绩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金额大小不完全依靠于在职时的收入,而在职人员的工资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人的工资收入都高。
以个税改革为例:个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但是缴纳个税人数到底有多少,官方没有给出具体解答。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公开信息计算可知,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约为1.87亿人,税改后将下降至约6400万人。
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并不高,都在个税起征点以下。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6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每年岗平工资公布以后,都有很多人喊着拖后腿。也就是说,在职的职工中,至少有60~80%人的收入处于低分位。因此,对于这部分低收入群体,工资显然会低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
写在最后:
1.如果用在职人员的月均工资和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相比,在职人员还是要高一些。高的原因主要是:在计算平均工资的时候,低收入群体的工资被高收入群体的工资给平均了,进而拉高了平均工资。
2.退休人员养老金高于在职人员的工资,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偏低,高收入的还是少数,而且工资高低主要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金额相对固定,少有增长。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比,自然就低一些。如果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比,落差更大,一直在追赶,从未被超越!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于在职人员的工资,实际上: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大部分在职人员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甚至连小孩子都羡慕退休的人。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