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1年开始,曾经交过公粮的老人,最高每个月能领到1300元补助
2021-01-30 11:48  浏览:6341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言

所有人肉眼可见的是,农村的发展一天比一天更好了,这一点从各方各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从前农村的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车跑起来也一样方便快捷了;从前灰扑扑的砖瓦房,现在有很多重新装修了,翻新得漂亮又气派,还有一些二三层的小楼格外洋气;农村人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


农村能够在近几十年里大变样,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农村。虽然城市化的进程一直在推进,但是“乡村振兴”也被当作一个重要的战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经常在重大会议上被提出。因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困难扶助等方面的措施都在逐渐完善。由此,农村老人迎来福音!今年起曾交过公粮的人,每月最高可拿到1300元。

什么是交公粮

对于年轻人来说,“公粮”是一个听过,但是不熟悉,更从来没有交过的东西。其实,“公粮”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提起它的“大名”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农业税。在封建时期我国就开始对农夫征收农业税,也就是将收成的一部分交归国家所有,剩余的部分才是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口粮。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种制度还没有被废除,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穷,需要通过收公粮的方式来增加国家收入;再加上我国最初实行了计划经济,所以会通过发放粮票等方式,将收上来的“公粮”统一分配给非农业从业者,有些还会被出口到国外。也是在这个时候,农业税才有了“公粮”的名字。


固定缴纳一部分“公粮”,其实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因为农民是一个看天吃饭的群体。在农业技术还不很发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办法保障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今年碰巧是一个丰收之年,农民们在缴纳了“公粮”之后还会有足够的口粮,如果是灾年的话,收成都未必够农民自己吃用,还要上缴一部分,那么农民的生活就会更加拮据。


很多年龄比较大的人,如60后、70后,对于小时候交了公粮之后,家里的粮食没剩下多少,那个时候家里的人口又比较多,经常吃粗制滥造的食物,有的时候甚至会挨饿的情景,都还有一些记忆。这是现在生活好了之后的年轻人们体会不到的了。

农村老人赡养现状

我国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至今已经过去了14年。所以,对于交农业税还有比较深刻印象的人,年龄也都不小了。这部分中,有一些还属于青壮年,还在种地或者是在城里打工,还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老年,劳动能力下降,只能在家养老了。这部分人的养老,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城乡差距始终是存在的, 很多农民会选择到城里工作。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多,近几年农村人口都呈现净流出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把户口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并开始到城里工作和生活。这部分人一般都是年轻人,老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重,也不太适应城里的生活,很少会选择随儿女搬到城里。


这就导致农村的青壮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农村成为人口老龄化的重灾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时候会缴纳养老保险,未来退休的时候可以领取一笔退休金。但是从前的农村老人并没有缴纳过什么养老保险,他们的养老都是依靠自己的积蓄和儿女。然而儿女们在城里生活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农村养老的状况不容乐观。


虽然从前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从今年开始,从前农民缴纳过的公粮,也可以当作“养老保险”来用了,缴纳过公粮给国家的农民在退休之后,每个月可以领取最高达到1300元的养老金。

结语

根据年龄来推算,凡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们,年轻的时候都曾经为国家交过十几年的公粮,对于我国度过困难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我国发展的功臣。所以国家才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来保证这些老人在暮年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没有退休金而生活困难。“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老人们自己能够领到一笔钱,哪怕不多,也足以对生活状况进行一定改善。


发布人:86d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