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险,本身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常的事情。
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费责任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职工本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如果没有及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用人单位的责任。
2016年,人社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不可以通过事后追补缴费方式,增加缴费年限。符合国家规定补缴的,需要缴纳滞纳金。
确实有一些企业过去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在职工需要社保的时候,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参加社保。可实际上,这部分养老保险费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职工本人需要承担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及利息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需要承担的养老保险费和滞纳金部分。
不过,一些企业却利用职工急切需要社保的特点,要求职工自己承担全部的社保费用。这本身也是违反规定。甚至还有一些职工通过虚构劳动关系的行为,补缴社会保险费,这属于骗保。
说实话,如果是企业职工正常缴纳社保,职工本人只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8%,再加上相应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于记入职工个人账户的钱,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以及利息。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攒的养老金。即使退休以前参保职工去世,相应的个人账户余额依然可以有继承人继承,因此肯定是不会亏本的。
可是,如果职工自己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不交社保的话,一切就全乱了。
企业补缴的社会保险实际上是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在内的五项社保。对于基本医疗保险来讲,补缴的年限得到医疗费也不会报销了,没有意义。不过,好歹也可以累计缴费年限,如果符合相应的缴费年限,退休时可以享受基本医疗待遇。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都白补缴了,不可能享受有关待遇。失业保险还有些作用,如果非本人意愿失业,还可以领取失业金待遇。
补缴社会保险,第一面临的就是不确定性。万一补缴上之后,参保人就去世了。实际上,很有可能会亏本。一般只能按照社会保险的要求,享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以及相应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的待遇。
退休领取养老金待遇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一开始的养老金只有1000多元。相对而言需要八九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回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不确定性。
不过相对而言,我们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老年以后有一份充分的养老金待遇。如果考虑平均预期寿命的概率的话,补缴养老保险肯定不会亏本。比如说女性50岁或者55岁退休,2015年的新生儿预期寿命就达到了79.43岁,现在预期寿命早已经超过了80岁。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平均可以领取25~30年的养老金,退休以后养老金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年年增长。国家在养老金增长的时候也会重点照顾养老金较低的人群,综合来说肯定还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按平均概率来讲补缴养老保险是很划算的事情,但是不要无违法、违规,还要小心上当受骗哟(有很多人盲目相信中介公司,结果钱退不回来了,甚至收钱的人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