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让步入老年的老百姓老有所依,解决生活问题,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步骤。我国政府对居民养老问题十分重视,从养老金可以看出一二。我国一直在上调养老金金额,不过调整养老金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国目前主要遵循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通常也会配套结合使用。
所谓定额调整,也就是“阳光普惠”调整。是指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个月都会按照一定的额度标准增加。就目前公开的数据,在我国养老金按照定额调整的省份之中,调整额度最高的是上海,每个月增加70元,调整额度最低的是江苏,每个月调整额度为31元。
而挂钩调整,指的是多缴多得,常缴常得。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和上一年度所获得的养老金金额挂钩,另一种是与在退休之前本人所缴纳的养老金的年限挂钩。倾斜调整则是指,国家的养老金调整会向一些特殊群体倾斜,这些群体主要包括高龄人群、军转干部、艰苦地区退休人员。
虽各地对高龄的年龄规定有所不同,但都是指随着年龄的升高,养老金的增长和补贴也就越多。之所以对高龄人群的养老金倾斜发放,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年龄的增大,能做的事情更少了,需要获得更多的照顾。在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金上,增加额度则是为了帮助其家庭和年轻一代减轻压力。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退休早,那时候的人民币价值不同,更值钱一些,如果不增加他们的额度,则不一定能够满足其日常开销,所以需要进行倾斜。今年迎来我国养老金的大涨,即所谓的17年涨,并且出台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4.5%的具体要求。并且随着这个要求的规定,各地也开始筹备当地养老金上涨的具体细则。
已经有17个地方公布具体的调整方案,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上海作为我国的超一线城市,也是今年养老金调整中第一个实施调整方案的城市,并且第一个将应补发的金额发到每个退休人员的手上。
与往年的调整比例相比,上海市做出一些调整。上海市今年的养老金与退休人员本人的养老金水平直接挂钩,增长率与往年相比,提高0.7%,并且与缴纳年限不再相关。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市的养老金整体水平提高100多元,从之前的5646元提高到5786元。在平均水平以下的退休人员,则每人每月另外增加55元,而在平均水平以上的退休人员则每人每月增加20元。
不过向高龄老人倾斜照顾的标准则有所下调,与往年相比,65岁以上的老人,分别上调40元,50元,60元和70元,与往年相比,下降5元。除此之外的其他调整原则没有改变。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后的养老金,将在6月15日前发放到每个人手上,机关退休人员则会在6月底前发放。
不过虽然大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有所调整,但有一类人,他们的养老金不会上涨,只会按照去年的标准发放。这类人群就是2021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前面所提到的养老金调整,都是针对2020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还有一个消息是,从今年6月起,2020年没有得到养老金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将暂停发放。
这只是暂时不发,当这部分人到社保机构重新认证以后,暂停发放的养老金和调整后补发的福利就会发放到卡上。这样做是为清查,具体的退休人员是否还健在,有没有存在已过世,而由亲属冒领的现象。
养老金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数量巨大的老年人群由此获得生活保障,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运行,合理安排养老金的发放,对我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