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摘要:优雅养老只是个幻想?!
导语:
自2020年以来,各种政策暖风频吹、领导喊话,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一举定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引发无数遐想。
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01
先说个很尴尬的事实。
分析中国3个人口出生高峰值,目前的养老现状是40后退休由60后和80后养着,60后退休是80后养着,80后退休谁养着呢?没了,没人了?更别提后边的90后、00后退休......
顿感自己是好“倒霉”的退休一代~
以上情况,说的就是我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养老金。政府立法强制,提供基本的最低保障,一直以来都是“三支柱”体系中的“一支“独大。
人口老龄少子化,出生率下降,长期现收现付,导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快要养不起老年人了。
而第二支柱的企业(职业)年金,用人单位主导,单位+个人缴费,企业年金是雇员自愿,职业年金只覆盖机关及事业单位,且强制。
吸引和激励人才,目的是好。可现实中,公司能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就已经很磨磨唧唧了,能省则省,哪还有心思给你整这,亚历山大。
第一支柱,国家给钱,长期入不敷支,缺口增大,钱不够可咋整!?
第二支柱,单位给钱,公司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人均成本核算要不要?除非人中龙凤,这事覆盖有限,很难雨露均沾。
退休之后钱不够花怎么办?最后,养老的希望只能寄予重望在——第三支柱了。
02
2020金融街论坛上,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明确表示“推动优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
2020年12月2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一举定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今年两会前夕,2月26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养老保险第三层次制度模式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
刚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政策暖风频频吹起,各大领导站台喊话,这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制度到底香在哪里呢?
咱就以之前的试点为例。
2018年4月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延递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自2018年5月日起,对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试点一年,试点地区个人通过养老资金账号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
计入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税,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时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账户,自愿缴费,完全积累制,最最重要的亮点是——可以税收延递。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花费可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投资收益也暂不收个税,等到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这部分收入的个人所得税。
说白了,你可以合理合法的欠国家一笔税,等到通货膨胀都不知成啥样子了,你退休领养老金之时,再按照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前的原数缴纳。
这才是真正做时间的朋友,把通胀的风险转嫁给国家,白嫖无罪。
03
重点来了,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划算的事嘛?
以试点苏州一40岁男性为例,每月花1000元买税延养老保险中的收益确定型产品,连缴20年,60岁选终身领取。
按照市面上大多保证3.5%收益率计算,退休后可每月领取1514元。
2017年苏州职工在岗平均月收入为7279元,按年平均增长率7%计算(过去5年苏州地区平均增长率是8.68%),其退休后领取税延养老保险金仅使其替代率提升了5.38%。
按照理性人只考虑边际效益的原理,买它,只能让消费者每个月领取的退休后收入占在职时的比例提高5.38%.
2018年,中国只有1.87亿人缴纳个税,后来个税起征点从3500涨到5000,再加上现在大家每年都会在个税APP上申报的6项税前扣除,实际交个税的人数进一步下降。
再加上目前的政策设计是每人年最高税前扣除额度是1.2万,这对中高收入群体洒洒水啦~
而且在”代扣代缴“的税制下,投保人需要先注册激活中信保平台,投保后,每月都要登陆平台打印扣税凭证,在交个公司人力抵税。
流程之繁琐,手续之复杂,让公司必须要给人力部门新增人手。老板愿与不愿呢?
个税延递的优惠力度是否鸡肋,见仁见智。
不过,基金、保险、银行理财等各大金融机构热情倒是很高,又可以多了个类型的产品卖给你。肥肉几经辗转,经手者的手上总会不可避免的留下点油水。
就是让一群平均持有期只有3个月的投资者去接受一旦入手,就需持有30年的养老基金或保险,这一时还是挺难推广的。
另外,有人就犟嘴了,为啥美帝不存款、不囤房、不炒股,3亿多人拥有32万亿美元的私人养老金储备投资公募,三大支柱比例1 :6 :3,我们却是8 : 2 :0。
零蛋呀~羞不羞,是不是要学习一下,奋起直追撒~
第三支柱,说白了,是自愿缴费,自己存钱养老,国家给个税延的优惠。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实际上是要让我们自力更生,养老靠自己。
可美帝和我们比不了的是,我们有全民所有的国企、央企,他们没有,好几百万亿的资产呢~~~全民所用,自然是为全民所用嘛,不能总是让个人跑在集体前头去呀?!~
问:你觉得弥补养老金不足,是划转国资好呢?还是强力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