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5亿,占人口比例18.1%人。而65岁以上人口更是一度高达了1.76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2.6%。人口老龄化如今是很多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了。而日本此前是最为瞩目的一个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占比位居全球之首。
此前联合国衡量的标准来看,人口老龄化是必然,我国目前处于接近老龄化社会的初期。联合国认定,65岁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是7%,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占到14%是老龄社会;占到21%成为超高龄社会。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提高税收、延长工作年限、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等多种方式以缓解国家压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说法,这样的道德普世规范依然能够适用于当前的情景。
在21世纪科技发达的当下,科技智慧养老似乎成为了热门,通过这样的穿插能够让科技在养老产业大有所为。以床垫为例,如今的床垫能够,帮助老人进行睡眠监测,不仅能够记录数据,而且当出现异常时迅速上报家人或护理中心。或者将床垫与卧室中的空调、窗帘、照明组成一个整体进行联动,直接提供更智能的睡眠改善体验。
还有一些老年相关的互联网科技产品,也能够让很多老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比如,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监测体系,能够让很多家人及时了解到洗手间摔倒时产生的尴尬。
另外,基于很多智能硬件及科技的发达,很多硬件软件结合,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也有了各种案例。比如在美国,就推出了CCRC模式。CCRC依据不同人的健康情况,分为独立生活、辅助生活、记忆社区、康复和护理社区这几类主要的服务设施组合。
日本对养老的需求更加细化,比如,在日本福冈九州岛的一个社区里,可以提供日间照料(白天来晚上回)、儿女度假出差时的短期入住、日常照料以及长期入住、上门服务等功能。这类社区所做的活动与管理做的非常精细,正体现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
而对于我们中国,根据2017年28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提出,到2020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此时,居家养老虽然符合中国传统的养老习惯,但随着子女少老人多的情况更多出现,居家养老越来越困难。而机构养老也面临着供给不足、盈利困难等难题。所以,更多资本借助政策的鼓励、市场的供不应求进入养老市场,这已经成为趋势。
而在这之中,更具有人性化、智能化的软件、硬件基础设施,将会是管理与服务效率得到提升的重要保障。当然,虽然现在说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但也是一个不容易成功的行业。在中国,智慧养老或将经历长期的市场教育和付费意识的培养,这是从业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