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每年为什么要涨?行业人士分析了6个主要原因,句法都很到位
上调养老金的工作已经完成,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17连涨”,很多职工都不理解,明明国家说养老基金有缺口,但为什么每年还要给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其中原因有六点:
首先,物价逐年上涨
退休金说白了就是物价补贴,回顾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生活成本上升,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以前100元的商品,现在价格涨到103元,如果物价上涨,但不给退休人员同时调整养老金,那么老人只能节衣缩食、拮据度日,这样老人们只能节衣缩食、拮据度日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法保障。
其次,整体社平工资正在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同比增长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的严重打击,但员工的人均工资水平仍在增长,预计往年的收入水平会有更高的增长。然而,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退休职工,退休金是大多数退休老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为了让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盛况,还应与企业职工同步,为退休老人提高养老金。
三是每年缴款基数
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以社平工资60%-300%为基准,由于社平工资每年都在上涨,投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压力也在逐年提高,如果退休后养老金水平没有跟着社平工资的增长而调整,而是长期不变。
四是仍然存在养老金余额
受到疫情影响,国家对企业三项社会保险的缴款额已被减免,但养老基金仍有一大笔结余,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4376亿元,基金支出51301亿元。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8317亿元。显然,养老保险基金仍然存在较大的余额。
加上目前社保系统正在与税务系统对接,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企业不缴或少缴社保费的情况,国家目前也在稳妥地推进延迟退休,延长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措施,长期来看,可以为养老保险基金输入大笔资金。
五是鼓励更多人积极缴费
因为社会保障回报周期过长,许多人担心领取不到养老金,或拿不回本,导致自己的社保费用打了水漂,所以迟迟不愿缴纳社保。以这个现实问题为基础,国家需要每年提高养老金,让参保人看到切实可行的好消息,才能充分调动年轻职工参加保险、缴费的热情。
六是促进消费
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都在急剧萎缩,“刺激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想要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就应该每年适当地对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这样才能激活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