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不防老!“超剂量”服用过期药80岁老人,院方:药物由家属提供!
在敬老院日益普及,交钱养老已是趋势,养儿院的说法渐渐不流行,大家都需要独处的地方,有些家庭照顾孩子已经筋疲力尽,再照顾老人没有时间、精力,只能花钱送到养老院,但养老院也不会那么尽心照料。
七月十七号消息,上海杨浦区的蔡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的事情,一位80岁的老人在疗养院里被误食了药,而且药期过长,疗养院里一问三不知,最后一位家属给他的药物,他说,这位老人在疗养院里吃得太多,连药都不能吃,最后还是给家属开了个药方。
由于老母亲年纪大,身体不好,子女各有家室,就花钱把老人送进疗养院,母亲患有高血压,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蔡先生等亲属在医院配药,直接送到养老院,还有养老院的医生,护士定期给老人服用。
上月末,蔡先生和妹妹在探望母亲时,偶然发现疗养院给母亲服用的药物中有错误,母亲服过的降压药叫“培哚普利伯丁胺片”,是一种红色的药丸,是4毫克一片,是8毫克一片。
用量上多一倍,降压药多服直接导致血压过低,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可能有生命危险,蔡先生当时就找了养老院院长,院长给的药盒上居然写着一盒有效期,超剂量服用过期降压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表示,养老院提供的降压药的有效期是2020年7月23号,过期快一年了,养老院对这些药物的来历却不清楚,负责接收和分发药物的护士已于4月底离职,而且该药物已经过期一年了,养老院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事。
在五年的病历中,医院开的每盒10粒和降压药,每片的剂量为4毫克,但是疗养院给母亲服用的药品却不多,明明送到疗养院的是4毫克的降压药,最后却变成了8毫克的过期降压药,如果母亲吃的是错药,那真是太多了?
疗养院院长找到了“自带药品登记表”,她说,给家属每次带来药品,都要登记,包括姓名、剂量、有效期,最后家属签字确认,但蔡先生等人送的药,在登记本上只显示30片,并没有注明剂量。
护士在接受治疗时只写了30片,服用一栏也只是写上一片,没有写上4毫克还是8毫克,疗养院强调,每位老人所用的药品都有各自的抽屉,因此他们怀疑,去年九月,蔡先生的姐姐就是每粒8毫克的过期药,并不是养老院拿错了。
然而,疗养院也承认未看清药物有效期,是疗养院的失职,院长表示,蔡先生母亲误服超剂量过期药物仅4天左右,而在此之后,他们已经对老人的身体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超剂量过期药物,是疗养院的失职。
有几个孩子,最后还是在养老院为老人收尾,照顾人也是如此,当亲情照顾成了工作,护工关心的是上下班,照顾老人的健康在拿工资的人眼里,不过是一种挣钱养家的方式,很难像母亲一样照顾其他老人,对于这起事故,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