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几年,社保、养老金有什么“变化”,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最近,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这两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今后几年内,可能要迎来重大变化。今日就与您一起总结一下,今后几年,社保、退休金有哪些“变化”?对投保人和退休者的影响是什么?
今后几年,社会保障有什么变化?以下是两个主要观点:
1.即延迟退休,而且很可能在今后几年实施。
推迟退休政策,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至于为何至今没有实施,相信是因为牵扯的人太多,同时政策也没有完善。这一政策的执行,对大家的影响,也不必多说,延迟退休的年龄,增加了工作的年限。但是究竟是什么群体,延迟多长时间,目前尚无确切说法。
据前阵子人社部公布的延迟退休原则来看,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就会按照目前退休年龄,按不同的性别、职业和群体进行分类。它还暗含着一种可能性,即女职工是最早退休的一组。
2.只是提高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很可能是10-15年。
近日,人社部发文,建议将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提高10-15年。这一政策是此次“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及,至于何时实施,目前尚无定论,但在四年内实施,基本上已成定局。
提升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对于工作稳定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央企等。这些团体相对来说工作比较稳定,不出大错,触及了法律底线,基本可以工作到退休年龄。
但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提高最低社保缴费年限,也就意味着要增加参保费用,而且这个时间也不是很短,对这些就业难、收入低的群体来说,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参保压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退休金会怎样?
退休金连续四年上涨并非梦想。
前阵子,“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稳步提高养老金待遇。诚然,退休金要同时建立在四个条件上,1。价格一定要有一定的升幅,2.职工平均工资提高,3.养老金基金有承受力,4.财政补贴力度不减。简而言之,就是在物价上涨的同时,要有充足的资金发放。
从近几年的养老金余额来看,国家对于养老金上涨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有底气的,财政补贴的额度非常“给力”。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通货膨胀”也是必然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职工的平均工资也会有所调整。因此,在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未来几年中连升养老金,也不再是梦想。
2.如何提高退休金,也许会有所改变
这一年退休金上涨已经结束,全国各省份的调整细则“五花八门”,但大部分的调整模式,更趋向统一。例如辽宁省,对养老金增长定额进行定额调整,取消了分等级、不同人群、针对性的提高,采用的统一调整模式。安徽的退休金上涨向高龄退休人员倾斜,不再有“企事”退休人员,按统一标准发放。宁夏的退休金上涨,与退休金水平挂钩,不再按退休金限额,而是与其他省份统一起来,所有退休金按一定比例调整。
因此,从今年以上几个省份的养老金上涨细则来看,今后几年的养老金上涨方式,全国各省将会更统一,最后只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每个调整细则都有数额上的差异。
这一年,国家在社保和退休金调整上有了很大的“动作”,不管是社保缴费年限的提高,还是延迟退休的实施,甚至退休金都有明确的计划,这些政策的执行,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假如政策执行的同时,对你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大家还会尽早想出应对的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