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是推进农村农业改革发展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工作,只有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才能促进农村农业稳定发展。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养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国家大力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保障水平,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国家还在逐步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农村居民养老意识低下,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大量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也日益增多,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更加难以解决!
目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养老改革,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由于养老金过低等问题,国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其中以地养老是最受农村居民关注的,现阶段许多农村居民不愿进行土地种植,而国家又在逐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因此将养老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起来,推进以地养老试点。而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将农村居民的土地资源进行盘活、变现,从而将其经济收益,运用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农村土地养老可以有效地盘活土地、住房等资产,使农村老年人能够依法自愿地流转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或者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退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达到以地养老的目的!
“以地养老”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养老模式,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农村土地等资产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而且,随着以地养老改革工作的开展,许多农村居民认为,收回农民的土地,每月可以领取2000元的养老金,从目前的养老形式来看,如果每月能领取2000元,那么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就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养老,是以地养老,农村老人一个月能领2000元的养老金,这是真的吗?
当前,土地养老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流转、出租给他人耕种,以此换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来维持养老,另一种是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农村集体组织将土地交由其耕种,以换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以帮助老人实现养老;另一种是通过农村居民选择将农村土地、资产等有偿退出,交回农村集体组织,从而获得相应的补偿,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农村居民也希望通过以地养老来换取每月2000元的养老金,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以地养老每月2000元的养老金很难实现,目前以地养老仍处于逐步改革的试点阶段,许多地区在以地养老的改革过程中,给农村居民发放的养老金都达不到2000元,这主要是由以地养老的性质所决定的!
那以地养老的农民到底能领多少呢?
第一,从土地出租、出让、入股实现以地养老,在土地“三权分置”后,农村居民可以将其土地资源以出租、出让、入股的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组织经营,而农村居民则可以领取农村集体组织发放的土地流转费或土地种植收益分红,再结合目前的土地流转改革,以及土地种植收益,这种以地养老的方式,一个月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养老金,但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一年能拿到几千块钱的养老金,但总体上,通过有偿退出,一年能拿到十万块钱的养老金,一个月能拿到十万块钱的养老金,一个月能拿到十几万块钱的养老金!
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是否真能解决?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养老改革,为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国家也在逐步试行“以地养老”的新模式,而“以地养老”是目前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一种补充养老,因此,以地养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因为以地养老既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因此,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还是需要以养老保险为主,以新型养老模式为辅,同时结合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才能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居民的养老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保障服务等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感谢各位看完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小编的文章的话,请记得给小编点个赞哦,小编收到大家爱的鼓励,一定会元气满满,继续给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内容的。长得好看的人都已经点关注啦,你还在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