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的确有点难。本人退休后与老伴回老宅居住,身边的老哥老姐都是儿时的朋友,每天都聚集在一起家长里短,深知他们的难处。以组织一次五日游说起吧,我和老伴都是体制内退休,虽然退养金不多,但生活在老宅用不了多少钱,儿女都不需我们管,加之退休后在驾校做事也有一些收入,所以我们退休生活是老哥老姐们羡慕不己的主要原因。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说的老朋友,大家也常聚集在我家小院玩耍,常常爆满。老伴比我更亲近这些光腚朋友,茶管喝,瓜子花生包用,也隔三差五地留他们吃饭。于是有位老哥提议让我们用车拉他们也出去走走,我知道他们真正能出门的没几个。我就把驾校通勤用的九座L8借回家,这样可以带上四个老两口。好像组织得不错,等临走时,提议的老哥说,人组织不齐。我很诧异,当时不是有十几位都报了名吗?老哥说,有的是老伴不让去,有的是儿子不给钱,有的是媳妇摔盆子,有的是真走不开。但老哥私下里说,都怕花钱,就是自已的私房钱也不准花。按事先协商,这次出游,每位准备一千元就够了,用车我全包,他们主要是门票,住宿和吃饭的花销。最后不了了之。
农村老人的确很难,当他们老了,干不动活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成了家里的负担,腰里藏着的几个钱,也应付不了天长日久的开销。他们的主要来源是过年过节,生日时女儿的礼钱,在外混得好的儿子也给些,媳妇给的有,但很少。
我认为农村老人难在,一是没有保障,自己没固定收入,因担心日后生病用钱时儿女们不给,处处顺从儿子媳妇的安排,做得不好也不敢言;二是孩子们出外打工,孙儿孙女由留守老人看护,如果学习下降,生病住院,或者出现意外,老人们哪个责任也大于大,曾有位相识的老哥因骑老年代步车送孙子上学时,遇上了车祸,孙子住院了,老伴在院照顾,同样受伤的老哥在家无人管,疼得呼天喊地,最后喂农药去世了。三是老人也得尽量挣钱,平时孙子的开销,全家人生活开支,人情钱,过年时红包,自己买药都需要钱,明事理的儿子媳妇还给点,大多数根本就不管。只有拖着病痛的身体去挣钱,再苦再累也愿意,还听说有位媳妇将公公婆婆的养老卡也代管了。四是老两口不能掉伴,剩下的一位就更惨了,原先遇到头痛脑热时,还有一位端茶送水的,掉伴后日常起居靠自己,自己不能动了,或者发了急病,儿女们知晓后赶回家,早己命赴黄泉,有位老姐自个在家离世几天后,是几个玩伴上门玩时才发现。
农村老人难,难于上青天。难就难在老了,但人人都会变老。